该管不管出乱象 敏感时期透视中国高校改革困局(图)
刚刚结束的中国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东部山东省两所高校自命题科目出现试题装错,考场直接分发答案的闹剧。另一所位于西部的科技大学则被爆料,自命题科目试题内容与考试大纲出现偏差,无法考核考生真实水平,导致考试未能正常举行。
虽然目前以上高校均回应将追究事故责任,并重新组织考试,以弥补对考生造成的影响。但是,这样低级而严重的错误或许本不应该发生,其中暴露出中国教育系统的深层问题也引起了舆论的反思。
全链条监管失守
这几起事件在网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网友评论:“连小说都不敢这么写。”意思是这种现象完全不合逻辑,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中国教育部门的考试大纲一般会提前数月公布,在此情况下高校自命题为何还会出现偏差?试题拟定后,会经过审核、印制、验收、封装等多个环节,最后才会被送往考场发放给学生。那么,为什么直到试题交到学生手里,才发现印制的是答案,而不是试题?
显然,问题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但直到最后一个环节都没有人发现和纠正。这些比小说情节更离奇的事情之所以发生,则说明中国教育系统存在重大漏洞,与命题相关的所有审核监管机制几乎全链条失守。
这些漏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追问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即这些事件均发生在高校自命题的科目中,全国统考科目中则并未发现。
中国研究生考试包含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制,专业科目则情况不同,部分高校具有自主命题的资格。分析认为,上述问题出现在高校自主命题过程中,或许反映了中国教育部将命题权限下放之后,相关审核与监管机制出现了真空。
自主权是双刃剑
曾经,中国高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试卷统一标准的方式。在1990年代以后,为了适应不同学科、专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中国教育部门逐步放开了高校招生的自主权限。自主命题、自主招生是这一政策变化最重要的标志。
但是,与中国在舆论管控、食品安全等领域表现出的问题相似,“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矛盾也存在于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诸多乱象的出现,究竟是教育改革思路还是制度执行层面出现了漏洞,是中国教育系统急需回答的问题。
在中国教育部公布的自主招生有关规定中,明确了教育部及各地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的职责,其中就包括监督、指导全国及地方各招生单位做好试题命制、保密、保管工作,并开展监督检查。至少从制度设计上看,中国高校自主招生是有规可依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研究生招生考试不像高考那样万众瞩目,教育管理部门或有所松懈,导致高校在行使自主权时偏离了制度本义。比如中国教育学者熊丙奇就指出,有的高校为了吸引学生报考,主动放低了质量要求,在命题的科学性和审核的规范性上打了折扣。
这样的做法,不仅未能达到自主命题改革希望实现的选才目的,而且本质上是对高校自主权的滥用。长远来看,它可能对中国教育系统进一步改革造成消极影响。因为,如果有限的自主权都不能用好,人们则有理由担心,进一步把自主权下放给大学会造成怎样的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