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P2P“爆雷”,多少投资人血本无归!中国中产阶级该如何避雷?
近年来,大批中国的中产阶级被互联网金融创新这个概念所吸引,纷纷在高收益高流动性的承诺下将他们的血汗钱投入网络借贷平台。
然而,2018年7月,一场始料未及的风暴席卷网贷行业。高收益高流动性的美好愿景随着e租宝、钱宝网到善林金融等一个个百亿资金平台的倒下,愿景变成了恶梦,无数投资人血本无归,继而成为了“金融难民”。
接受《财报》记者采访的纪某,30岁, 在深圳工作的汽车销售。只投一个月到期的短期理财的他本来认为风险可控,但还是赶上了爆雷潮。本应该7月13日到期的理财产品没有如期到账。之后他加入了3个达到2000人上线的维权QQ群,希望借由集体维权拿回自己多年的储蓄。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6月以来,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80家,平均每天就有近3家平台停业或出问题。仅7月18日当天,就有7家P2P平台爆雷。恐慌情绪下纷纷撤资的P2P个人投资者,加快了这个1950亿美元行业的萎缩步伐。有人认为这是行业周期性的出清,但毋庸置疑,这是对中产及以下阶层的一次财富洗劫。
今天的《澳财聚焦》节目,我们就请博满金资首席分析师魏睿昊先生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在投资的时候,到底怎么做才能避免踩雷。
澳财聚焦
撰稿:Ivy Lu 卢静怡
主持:Blair Sun 以诺
嘉宾:Julius 魏睿昊
视频编辑:Blair Sun 以诺
一
P2P是什么?
随着智能手机的应用与网路的发展,人们开始通过手机和网络进行借贷,由此孕育出了〝网贷〞这个名词,也叫P2P,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一种。
它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个人资金需求、发展个人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三个方面,由具有资质的网络信贷公司作为中介平台,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信息发布和交易实现的网络平台,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
二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第一波爆雷潮中,一些高返类、违规性自融类平台首先被挤爆,杭州7月第一周出现的17家问题平台,大部分都称不上真正的P2P。真正的P2P应该是去中心化的借贷网络,主要功能是信息中介,建立个人信用体系。但是伪P2P平台则是打着P2P旗号的中心化借贷平台。
中心化的借贷网络运营方声称自己是在做P2P,但实际上也许根本没有按照P2P的定义,把客户A的钱借给客户B,客户C的钱借给客户D,而是利用这个平台作为给平台控制方提供资金的渠道。也就是把A的钱,B的钱都挪用了之后,用C的钱来还给A,用D的钱来还给B。像是e租宝、唐小僧等,都是打着P2P的旗号,实际从事的是自融,非法集资和庞氏骗局。
博满金资首席分析师魏睿昊先生表示,也有些平台在打着擦边球,为了追求高流动性的竞争性,许诺投资人非常短的投资周期,但贷款项目往往需要更长的周期。期限和规模的错配带来了流动性风险。
当市场上行时,问题就会似浅礁一样潜伏在“上涨”的浪潮中。但当市场形势不好时,流动性紧张,出现挤兑,“上涨”的浪潮褪去,问题就会浮现出来了。当一批打擦边球,风控欠缺的平台出现流动性不足,资金持续大量地外流,因此无法赔付本金时,就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爆雷”。
三
中产阶级的“无奈”
许多血本无归走上街头的“金融难民”其实是20到50多岁的中产阶级人士。随着中国中产阶级崛起,大家对理财的需求和意识也水涨船高。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可供选择的优质投资机会并不是那么的多。
于是,资金要求低,流动性好,看起来风险低,收益高的网贷产品就成为了中产阶级投资的“香饽饽”。在铺天盖地的加息返现,保本保息的广告下,投资人很难守得住自己的钱包。
投资市场上主要由债权,股权和实物资产组成,还有一些另类投资的选择。
魏睿昊解释道,中国的债券市场是极其不开放的,企业债基本是银行持有。个人投资人只能持有收益低的国债。如果个人投资者想追求收益高一点的固定收益(债权投资),网贷产品的确是比较理想的产品。
散户在中国股市中大多数是“韭菜”一般的存在。中国的股市也存在信息不透明,市场不规范的问题。特别在中美贸易战局势紧张后,A股更是受到较大的冲击。
房地产市场倒是中国很火热的“吸金”市场,也确实在过去十几二十年来,给投资人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但是近年,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二三线城市增速继续放缓,一线城市仍然处于负增长区间。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保持严厉,房地产税法也在今天写入立法规划,意味着房地产税真的近了。
因此,门槛低,“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就吸引了一批中产阶级的青睐。
四
澳洲P2P行业与中国P2P行业差异点
澳洲的P2P基本上与中国P2P在同一个时间开始。相较于中国的P2P市场,澳洲的P2P发展并不快。可以说,澳洲的P2P是在近三年才进入到投资人的视野当中。
魏睿昊表示,直至今日,不论是网贷平台的数量和规模都是无法与中国的P2P市场同日而语。澳洲知名的网贷平台屈指可数,就算是行业龙头SocietyOne,也只有约4.5亿澳元的借贷规模,与中国动辄上百亿,千亿的规模是无法相比的。
另一方面,就算在此次P2P爆雷之前,中国的P2P市场也是小危机不断,时不时地可以看到某些平台跑路的新闻,但在澳洲,此类的丑闻很少出现过。
魏睿昊认为,究其原因,比较关键的一点是两地行业监管的差异。在澳洲,所有的P2P平台都得获得澳洲金融服务执照(AFS)。如果该平台有涉及消费信贷等个人信贷,还需要拥有澳洲信贷执照(ACL)。
澳洲执照的获取和审核都遵循很严格的标准。并且监管机构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ASIC)对持牌注册机构的风险管理,风险披露,信息披露等都有严格的把控。
除了监管严格,规则详尽,平台如果有违规行为,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不值得让其做“偷鸡摸狗”的事来赚取“蝇头小利”。
因此,P2P平台在涉及商业模型时就会很关注合规的部分,并且在平台设计上会加入合规流程和审批自动化的技术。当平台一开始就把合规,风控纳入商业运营很重要的一部分,他的增长性必然会受限制,但另一方面,在市场形势不好时,会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少。也就是俗话说的“慢工出细活”。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澳洲的网贷平台一般都有专业机构的参与。比如,个人投资者上网贷平台上能投资的债权产品其实很多是从金融机构中拿来批发债券市场(Wholesale Debt Market)的产品进行单位碎片化,使个人投资者可以用比较低的资金参与批发债券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已经对这些债券产品进行研究和分级,因此,个人投资者的权益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护。
澳洲公司Clearmatch就是为碎片化来自机构的债券产品提供技术的代表。另一个方面,如果有风险比较高的个人消费贷款或者小企业贷款,一般是由机构吸收。
当然,这种产品的利息也比较高。不过机构有比较充足的基金,丰富的经验,足够的金融知识,特别是有专业的风控和分析团队来分析此类贷款的风险和预期收益。
根据机构各自的风控政策,他们会投资不同风险类别的个人贷款。如此一来,风险较高,收益较高的借贷由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机构吸收,个人投资者则成为风险较低的债券产品的主力军,也保护了他们的权益。
五
从“爆雷”中学习
P2P平台说白了是撮合投资,是个信息互换的媒介,因此挑选平台时应该着重关注其合规性,信息的透明程度;但更重要的是投资的标的,也就是理财产品背后的资产。
平台应该清晰准确的披露各个理财产品的投资底层资产。作为投资者,我们也应该学习和理解这些投资资产,他们的风险和收益理应是怎么样的情况。
比如说,对于债权型产品,理应是低风险低回报的,一年期收益超过15%是比较可怕的,非常有可能是次级贷款,二级抵押或甚至是无抵押。
魏睿昊建议道,了解了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性质后,还应该思考自己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是否和该投资标的的风险和回报吻合。毕竟,风险和收益是呈正比的,不可能有低风险高回报的产品,大家需要挑选合适自己风险偏好的产品并且管理回报预期。
当然,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包括理解投资产品的底层投资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投资者有足够的金融知识和经验,除了建议投资者需要慢慢在熟悉的领域修行之外,寻找专业的理财师帮助也是很重要的途径。
选择平台时,除了调查其资信和信息透明度,还应该研究该平台是否专业的风控团队,第三方资金托管和设立风险备用金。如果只在意利息率的高低,那真就应了那句话“你看中了别人的利息,别人看中了你的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