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中国人眼中的贸易战是这样的…(图)
上海退休教师叶芳素(音)不需要上任何课就知道贸易战的危险。近60年来,她一直住在上海一片绿树成荫的地段,这里以前是法租界,其名称本身就承载着中国历史上最大贸易战的耻辱。“法租界”是中国在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中失败后,被迫割让给外国列强、包括香港及其他港口城市部分地段在内的多片领土之一。“中国那时很软弱、很落后,不得不做出让步,”叶芳素摇着头说,在七月份的一个炎热的下午,她边说边把切好的苹果和梨递给我吃。
虽然中国几乎还没有感觉到今天这场贸易战的第一声炮响,但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有一种历史重演的感觉。中国的每个小学生都知道,鸦片战争的起因是英国试图迫使中国开放市场。和今天一样,17、18世纪的中国对西方也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中国出口了大量的茶叶、瓷器和丝绸,但却进口很少的东西。(那时,中国靠购买大量的拉丁美洲白银来平衡经常账户的顺差;如今,北京已经积累了1.2万亿美元的美国政府债券。)英国和美国商人通过让中国人染上大烟瘾,不仅解决了贸易不平衡的问题,还削弱了中国的社会结构。虽然中国人进行了反抗,但他们完全不是西方炮舰的对手——这导致了不平等条约的产生,也自那时起,在中国人心中埋下了历史积怨,并一直激发着中国人的爱国夙愿。
共产党军队在1949年进入上海时,叶芳素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这些革命先驱们发誓要结束中国的“百年国耻”。如今叶芳素已经84岁了,她的丈夫也已去世。她说,当她从官方媒体听到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时,她感到“愤怒”。“这就好像是外国人又来欺负我们了,”她对我说。但这次不同了,她指出,中国的领导人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投降,而是宣布了针对大豆和猪肉等产品的对等“回击”,选择大豆和猪肉是为了打击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农村大本营的要害。“我们现在已经强大了,我们领导人的意志也更加坚强。他们不会做出让步。”
美国官员坚称,中国是这场冲突的始作俑者,因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不公平的贸易做法:操纵人民币汇率、设置保护国内产业的壁垒、窃取外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即使美国人在打贸易战是否明智这个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在有必要迫使中国遵守自由市场规则这点上有着广泛的共识。不过,这些根本原因在中国的防火长城里边很难找到,长城里边的舆论由审查制度和政府控制的媒体主宰。因此,在叶芳素这样的中国人眼里,美国加征关税看起来就像是对自己无辜家园的无端侵略——是西方又一次试图遏制中国,阻止其成为超级大国的崛起。
不难理解为什么特朗普及其顾问们认为中国可能会先让步。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可征税商品的总额几乎是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总额的四倍(2017年,前者为5050亿美元,而后者仅为1300亿美元),所以在一场以牙还牙的关税战中,中国永远不可能与美国持平。此外,由于受债务、失业,以及对美国市场依赖的拖累,中国的经济正在放缓。尽管如此,华盛顿在针对中国的高技术产业时,似乎忘记了北京有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做缓冲,忘记了21世纪的供应链是真正全球化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计算表明,受美国关税打击的中国高技术产品中,87%的产品有总部设在中国以外的公司的零部件或资金。换句话说,美国的关税可能会给韩国、日本和台湾等盟友以及美国本身带来更大的痛苦。正如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所言,“美国是在向全世界开火,也在向自己开火。”
中国的报复性关税并不是这样漫无目的。北京通过瞄准大豆和猪肉打击了美国中西部的特朗普大本营,还通过针对肯塔基波旁威士忌等较小的出口商品打击了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所在的选区。“中国以外科手术的精确度瞄准了特朗普的利益集团,”上海的一位前政府官员对我说。“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了解美国,但美国并不真正了解中国的政治运作方式。”到目前为止,美国已感觉到了贸易战带来的冲击:对中国的大豆和猪肉出口已经崩溃,中国还否决了一笔大的技术交易:高通(Qualcomm)曾出价440亿美元想收购荷兰芯片制造商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与此同时,上海的老百姓似乎对贸易战几乎浑然不觉,好像那是远处天边的一场风暴。“我对贸易战了解不多,”当地一家饺子店的女服务员说。“但酱油的价格还没有上涨。”
不低估中国的决心对美国来说会是明智的做法。国家主席习近平是自毛泽东以来最强大的中国领导人,他把自己执政的合法性押注于恢复中国的伟大光荣上。让步对习近平来说不是一种选择;在与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对峙时,他不能显得软弱。虽然习近平可能希望,美国中期选举后,贸易战争能缓和下来,但他看来已做好了拒不让步的准备。“如果贸易战最终变成一场消耗战的话,中国将获胜,”咨询公司安可顾问(APCO Worldwide)大中华区主席麦健陆(James L. McGregor)说。“到头来,我们可能会让中国恢复伟大光荣。”
不过,中国领导人迄今一直很小心,不激起太多的民族主义热情。在与其他国家——法国、日本以及最近的韩国——的争端中,北京加大了对抗情绪,精心策划了街头抗议,甚至鼓励消费者抵制产品。对这次贸易战的反应则更为慎重。虽然网上有些中文文章强调了中国的历史积怨——“莫忘鸦片战争8条教训,”其中一篇这样写道——但官方的做法是平息公众舆论。据中国数字时代(China Digital Times)网站,一份政府指导备忘录在今年夏天早些时候指示国内媒体说,“不要对特朗普粗俗攻击,不要搞成骂战。”
如果贸易战持续下去,中国可能会通过提高非关税的壁垒(比如,繁琐的公文)或支持消费者抵制产品,来让美国企业的日子更不好过。美国企业的在华子公司2017年在中国做了价值280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买卖,是美国向中国出口总额的两倍多,而且,苹果和星巴克等知名品牌的年收入中有约20%来自在中国的经营。尽管这些公司可能很脆弱,但中国还没有要挑拨离间其最大市场的意思。“中国领导人在某个时候也许想拿出民族主义这招,激起人民对美国公司的愤怒,但这是一条危险的道路,”麦健陆说。“现在,中国领导人只是在观战。他们没在到处乱跑,给人以下马威。”
事实上,随着贸易战升级,中国正在试图推卸责任,摇身一变把自己描绘为捍卫市场开放的人。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中国政府批准了两项大交易——一项是特斯拉(Tesla)的,另一项是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的,还让这两家公司得到了国外商业界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东西:独资所有权,而不需要有当地的合资伙伴。习近平还罕见地接见了美国和欧洲的企业高管,尽管他对贸易战发表的言论颇具挑衅性。据报道,习近平对高管们说,在西方,“你把另一边脸也转过来让他打。在我们的文化里,你要还击。”
话说回到上海以前的法租界,叶芳素一直把我送到她住的里弄门口。街对面的房子原来是一个老工厂,现已被改造为有好几家时髦新餐馆和店铺的商场,里面卖的东西从日本小吃到法国糕点样样皆有。两个留着精致修剪的渐层短发的中国年轻男子把他们的宝马车停在路边,走进了商场。“中国现在有钱了,”叶芳素说。“人民的生活更好了。”她所在的社区曾是中国软弱的象征,现在是中国经济活力的写照。按照她的街头观察,这意味着,中国这次也许有实力对抗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