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中国制造遭重税加码 特朗普底气何在(组图)
北京时间8月1日前后,美国对中国价值500亿美元商品关税中的第二波已开始生效,伴随着华盛顿对另外价值16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北京也表示将“奉陪到底”。在这种双方都已按部就班展开行动的节奏下,特朗普当局近期对北京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措施就让很多观察家大为惊诧。
也就在7月30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曾称“中方对话谈判的大门始终敞开”,对此,有华府知情人士曾向媒体披露,称美国财政部长努钦(Steven Mnuchin)与中国副总理刘鹤的代表正“私下接触”,寻求重启谈判。
可24小时后,便有特朗普(Donald Trump)当局“熟悉内情”的相关人员称,特朗普或将指示其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进一步征收重税,将原先的10%税率抬升到25%,而这一政策很有可能在9月生效。自此,美国对中国加征25%关税商品的进口额已达到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一半,超过美国总进口额的一成。
在中美贸易战正在成为一种持久战的当下,特朗普在短期内针对中国极限施压,希望看到中国立即让步的举措恐怕就意味着他并不打算放弃用其“交易的艺术”继续和中国打交道。这场已经改变了中美的对垒升级恐怕还不能让华盛顿打消其“中国妥协”的念头。而特朗普对中国持续加税的底气更成为一大难题:这种气势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继续加税 北京已对特朗普熟视无睹
从7月6日开始,伴随着以美国对价值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美贸易对垒终于从双方的彼此威胁进入了局势升级的阶段。它意味着自2018年5月开始的三轮中美高层互访与联合声明已形同废纸。很多欧美商界人士对此便一筹莫展且茫然了。
美国财长努钦、商务部长罗斯(Wulbur Ross)的努力都因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出尔反尔而付诸东流。北京既然已经强调“重申单边主义和经济霸权不可接受”,那么中美之间的任何对话恐怕都难以在当前条件下展开。这对于仍向和北京对话的华盛顿一侧来说,可能就需要些“非常规手段”。
北京拒绝对话并不意味着中美之间的接触就断了:高层对话虽然已经停止,但低级别公务员反而会因此往来于华盛顿与北京之间。这就给努钦和刘鹤的代表的“私下接触”提供了前提。
尽管这种接触距离高层会谈尚有空间,但美国财经界已经因此信心大增。一时间,美国股市上涨,美国国债收益率小幅走高,美元也回吐涨幅。看来,美国经济的好转应该是给了华盛顿方面不少信心。
不过,从3月以来的中美“对话”与接触来看,特朗普当局每次期待与中国“妥协”,其行为大都伴随着“加税”等极限施压手段。本次尚未走上正轨的“对话”也同样少不了这一幕。
到8月1日,美国对中国价值500亿美元商品的第二波增税行动自然已经开始,但华盛顿方面似乎仍不忘继续来些重磅消息。 当有消息提示特朗普或将在近日指示莱特希泽,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25%重税时,外界反而觉得这种举动果然是特朗普会做的事情。在美国经济暂时好转之际,这种行为似乎更具备其合理性。
毕竟,自从中美贸易对垒加剧以来,美国方面的所作所为正在时刻刷新外界的认知。
站在风口 特朗普感觉良好
当然,无论是500亿美元还是2,000亿美元的增税计划,这一系列行为本身都是美国针对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专门打击。数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在第一轮500亿的清单中,约有价值144亿美元的中国机械制造业商品遭遇损失,在此后的2,000亿的清单中,电机、电气设备和机械器具等高端制造业也继续遭遇打击。按中美2017年进出口数据统计,这类产品的价值达到了900亿美元,占了“制裁”清单的45%。
很显然,特朗普行动的主要目标从一开始就没有发生过变化。特朗普的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等人也坦承了美国对新一代技术霸主地位不保的焦虑,这就意味着华盛顿对中国妥协也好、加税也罢,其重点从一开始就不是要和中国达成什么协议,而是要彻底遏制中国的崛起。为了这个目的,美国可能并不会介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警告,进而破坏“多年来最强劲的经济复苏”。
就当前局面来看,中美之间的贸易对垒乃至冲突正在演变成一场持久战。对特朗普来说,美国经济好转的局面对其相对有利。美联储7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18年度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可能高达2.8%,加之美国失业率也创历史新低,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元指数也不断走高。在美国国内不断掀起低端产品“美国制造”的风潮之际,一种“没了中国产品也能过日子”的情绪因此蔓延。
强劲增长的经济给了特朗普对中国、欧盟、加拿大、墨西哥和其他国家同时发起贸易战的底气。以至于在美国官方的言论中,包括特朗普在内的美国各界人士都相信美国将在争端中占据上风,并准备承受来自可能受到冲突影响的美国企业的压力。
但是,特朗普利用贸易战手段对华施压的前提在于他站在美国经济的风口上。更不用说在全球价值链中,贸易顺差虽反映在中国,但利益顺差却反映在美国。这就意味着当美国在未来两到三年内面临经济下滑时,未来的华盛顿当局就有可能为打开中国市场采取相反的手段,毕竟,加关税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
有学者认为,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性模式,如果中国政府没有在本次贸易战风潮中发生较大波动,那么在未来两三年内维持6%以上的经济增速应该问题不大,加之美国在未来两三年却难以保持目前的高速增长,因此明后年的形势或将有利于中国。
中国外长王毅指出过,中美双方就贸易问题进行过几次磋商,也曾达成过很重要的共识。但遗憾的是,美方并没有承担履行的义务,也没有和中方相向而行。鉴于中美对话必须建立在相互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之上,建立在规则的基础之上,单方面威胁和施压只会适得其反。而北京在特朗普面前该怎么做也就由此明晰起来:和一个“反复无常”、“损人不利已”、“挑起贸易战”的美国展开对峙,可能只要按既定原则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