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0日 17.8°C-17.8°C
澳元 : 人民币=4.54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两大中枢“互怼”第二季 财政部扩权变身金融当家人(图)

2018-07-27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近日,中国央行和财政部罕见“互怼”持续“刷屏”互联网,中国政府两大中枢部门激烈纷争的这一戏剧性曝光,引发中国社会和舆论场对官方财政金融政策的广泛争论。北京时间7月25日,中国财政部官网发布公告称“财政部门对金融机构享有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这是央财之争中国财政部霸气回应“第二季”,还是另有隐情另有玄机?  

7月8日,中国官媒新华社授权刊发了《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对此,中国财政部官网特别强调称,“《意见》已先后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这一中国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新规核心实质之一是,中国国有金融资本“唐僧肉”将全部收归中国财政部旗下。 

这才有了中国央行财政部“互怼”之后,7月25日中国财政部官网“霸气”宣称,“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各级财政部门对相关金融机构,依法依规享有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享有收益等出资人权利”。除了暗示对金融机构的决策与人事大权,中国财政部开列的“出资人”职责还包括,负责组织实施基础管理、经营预算、绩效考核、负责人薪酬管理等工作。 

无冕“金融国资委”

中国整个金融体系几乎是铁板一块,近乎全部国资。而此前金融国资的实际运行状况,“内部打架”现象严重,也就是说金融国资是分派系的,出资人五花八门,有的是中国财政部,有的是一级政府,有的是国资委,有的是地方财政局,甚至还有的是发改委。也就是说,明面上都是国资,但内部派系分割厉害,利益关系盘根错节。 

中国两大中枢“互怼”第二季 财政部扩权变身金融当家人(图) - 1

中国央行尽管曾拥有明星行长周小川(右),但仍受困决策独立性(图源:VCG) 

在中国中央政府层面,中央金融部门的“婆婆”是中央汇金公司,中央汇金公司又是中国国家主权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子公司,而中投在行政上隶属于中国财政部。在中国地方层面,除了极少部分金融国资由地方财政局履行出资人责任之外,多半都不在财政系统辖下。 

前几年,中国地方债刚刚冒出来的时候,财政系统有些人很不满,“屎又不是我拉的,现在擦屁股要我来”。说的是,很多地方融资平台有的是市长直接负责的,有的是地方国资委负责的,很少有是财政系统负责的。财政系统一直以来较有纪律。现在闹出这么多问题,来收拾残局的却是财政系统,而财政系统欲图整顿,但权力根本不在财政系统的手中。 

或许正是为了解决官僚体系内部打架问题,才有中共政治局常委会出台“金融新政”,明确将金融国资交予中国财政部。当然,中国财政部此番是作为金融国资出资人参与金融机构决策、管理和人事,监管权仍在一行两会。因而坊间称中国财政部已经成为“金融国资委”。 

中国财政部扩权背后玄机

此番中国央行和财政部“互怼”,其争议焦点之一,是数额庞大的中国地方债以及债务违约的处置问题。中国财政部明确财政纪律,多次申明对包括地方融资平台负债在内的地方政府债务“不予救助”,而这意味着银行系统将要承担大量坏账和金融风险。 

6月27日,中国互联网流传一份湖南省常德市政府在6月22日召开的化解政府债务的专题会议内容纪要,声言要求银行针对地方政府债务展期、降息、续贷,否则将一律作为问题线索,向中纪委举报。这可说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逼宫”金融部门的经典案例。 

事实上,在中国地方政府狂飙突进的债务盛宴中,中国金融机构要弱势得多;中国央行的“工具箱”里也没有有效制约地方政府盲目举债和债务违约的“法宝”。而此时中国财政部晋身“金融国资委”,或许表明,中南海已经下定决心,在中国地方政府“大而不能倒”的实际情形之下,中国地方债难题最终将由中国财政部牵头“攻坚”。相比中国央行,和地方政府打交道,掌握地方政府“钱袋子”命门的中国财政部要更为强势。 

“中国只有财政而无金融”

众所周知,中国在计划经济年代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的,彼时银行扮演的是财政部门“出纳”的角色。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金融改革中,才有了银行从财政系统独立出来,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相分离,以及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四梁八柱”。 

2017年中国两会期间,中国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仍在痛陈“中国只有财政而无金融”,“我们的政府承担着无限的责任,在这样的压力下,由于责任不清,往往采取花钱买稳定,助长了刚性兑付的文化。刚性兑付的文化下,中国目前只有财政,没有金融,因为所有金融活动的风险都通过不同的渠道转嫁到了财政身上,这也是很多人义无反顾的参与非法集资的根源所在”。 

对中国央行和金融系统缺乏独立性的最深刻的阐述,恰恰来自中国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周在卸任央行行长前夕公开吐槽称,“我这个‘总闸门’一直受干扰。掌控货币政策是央行最核心的职责,但中国央行只能执行,无法决策,缺少政策独立性。经济增长积极性高的时候,希望放松银根。出了问题,要救助的时候,又希望放松银根。一句话:经济好,要松银根。经济坏,也要松银根”。 

“经济好,要松银根。经济坏,也要松银根”,正是中国央行现实处境的真实写照。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Lita_Lu
Lita_Lu 2018-07-27 回复
太好了
澳洲奢华岛
澳洲奢华岛 2018-07-27 回复
分脏不匀,狗咬狗。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