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投机还是萧规曹随 穿透“梁家河热”背后的官场心态(图)
自2015年初习近平探访梁家河村,这股热潮已经延续三年多时间。过去名不见经传的陕西省延安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因中共最高领袖的七年插队经历,已被塑造为新的精神图腾。
前段时间,陕西省社科联推出“梁家河大学问”课题研究,其细分科研项目多达17个,使这个以“梁家河”为核心的中共价值体系再度丰富,亦成为中国进入“习时代”的最新注解。
其他如以“梁家河”为名的影视作品及小说,挖掘习近平插队经历的访谈录等,都得到官方的大力推广。其中《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还在2017年秋,成为中国多所高校新生的学习读本。
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一场学“习”潮,是把梁家河打造为习近平种种优良特征的聚合意象,一如曾经的井冈山和延安。而今天梁家河的指代对象更加唯一,宣传渠道和方式也更胜往昔。 但是争议也接踵而至。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极其多元的,这让过去的宣传灌输方式不再有效。从梁家河热渐露端倪之时,舆论场就已经有反弹声音,时至今日,随着官方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社会的反感情绪实际也在随之增加。
这些声音并不尽然在深水之中,是不难听到的,但官方依然“我行我素”“不遗余力”,以至于出现陕西社科联17条课题研究这样备受争议之举,背后的官场心态不可不察。
习近平曾在梁家河村有七年插队经历(图源:VCG)
其一,官员“宁左勿右”的行为惯性。
“宁左勿右”,于中国政坛已是老生常谈,长期以来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从政者面对具体问题尤其是涉及政治站位的处理上,宁可“做过头”也不愿“落于人后”,渐渐形成一种奇异的政治正确。
这在越发强调政治规矩的今天,就更加成为官员明哲保身的最稳妥利器。此前中共酝酿推出“习核心”,以地方主政大员为主体,兴起一股争先恐后“表态”的风潮。今天对梁家河的推崇,对其内涵各种角度、各种方式的挖掘,遵循的也是同样的逻辑。 不过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一种值得称道的行为模式。“宁左勿右”看似激进,体现出官员高效的行动力,但本质上却是人云亦云,属于极端保守之举。历次舆论事件中,有关部门只知以堵代疏,满足于表面平静而怠于寻找研究真正的解决办法,反而激化社会矛盾,可见其害。
其二,政治投机心理作祟。
很多时候,投机是获得成功的捷径,在官场也不例外。举凡高官势盛,必然门庭若市攀附者众,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投机心理。
而高层的政治风向,则当然会成为最显著的投机指标。2015年之前,梁家河是鲜有人知的,尽管在中共十八大后已有游客前去参观,但远未成为焦点。
直到2015年2月,习近平回到梁家河村,称“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在梁家河村,习近平同当地村民虽然跨越40多年却依然熟络的交谈,对梁家河表露出的感激和情谊,就像一颗信号弹,有人看出这位中共核心意图传递出的群众路线倾向,自然也有人将之视为绝好的投机目标。
其三,不过是“萧规曹随”。
除去前两者,当然也存在较为正常的第三种可能。在中共的政治文化中,对领袖的全方位塑造实际上已形成固定模式,今人之举,不过是前人之辙。 这应当归于从政者的政治自觉,是内化而天然的。在他们看来,过去一直此般做法,现在需要塑造新的核心形象,自然也采取同样路径——既已有成熟的操作模式,何必去重复创新,也更无需刻意规避。
上行下效,主政者如此,下属的各级部门就更不必说。某种程度上,这是中国特殊政治文化孕育出的现象,是所有官员的“必修课”,倒无所谓褒贬了。
总而言之,虽窥一斑可知全豹。相对于整个中国政坛的复杂政治总貌,梁家河只是个小小的插曲,但其中确实包含着“大学问”,官场心态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