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长高铁亮相中国 西媒给中国制造施加焦虑感的背后(组图)
北京时间7月1日起,中国铁路迎来又一次调图,开启暑运模式。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最长高铁列车——16辆长编组“复兴号”也于这一天正式开始运行,列车总定员达1,193人,系此前8辆编组列车的2倍多,可满足时速350公里运营要求。 2017年7月,“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开展了时速350公里实车、实重和实速检验检测、可行性研究和运营安全评估。
自去年9月21日正式亮相京沪线以来,“复兴号”动车组已超越日本新干线与法国TGV的最高时速320公里,问鼎全球最快商业运营速度。
时隔不到一年,7月1日上午10时,16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北京南站驶出,开往上海虹桥站。这是中国铁路部门首次采用16辆长编组“复兴号”列车,也是目前投入运营最长、载客量最大的“复兴号”高铁列车。长编组“复兴号”的一等座和二等座都有增宽,相较之前的列车,乘客将感觉更为舒适。
据悉,此前中国动车组均为8辆编组的“短编组”列车,仅在春运等大运力需求情况下会重联组成16辆编组列车,但列车中间多出的两个车头无疑影响了载客能力。此次16辆长编组“复兴号”将车头部分换为正常车厢,进一步提升了高铁综合运力。官方消息显示,调图后的“复兴号”动车组日开行数量由之前的114.5对增加到170.5对,可通达中国23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国的广袤大地奔驰的还只是百公里时速的“绿皮车”;21世纪初,开始出现了时速约200公里的“红皮空调车”;如今,时速最高可达400公里的“和谐号”“复兴号”高铁动车组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为出行首选工具。
从2004年制定高铁发展规划图至今,中国高铁经历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制造、打造中国品牌的几个过程。2016年7月,中国出台新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提出在原有“四纵四横”高铁网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八纵八横”高铁网。按照这一规划,“八纵八横”高铁网将全面覆盖中国中西部地区,并实现全国县域基本覆盖。
当下,全世界共有16个国家拥有高铁,中国高铁里程数盘踞世界首位。至2017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达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比2012年底增长了约2.5倍,占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的近七成,累计近50亿人次乘坐高铁出行。 对此,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部总监公开表示,铁路发展正进入一个大时代,中国正成为全球的领跑者,世界铁路的未来在中国。
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所作的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中国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早前,中国的动车组被称为“和谐号”,新技术提速后的动车组有了个新名字——“复兴号”。显然,这是为了契合现任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特意名之。
84%的中国标准、50%的寿命提升、17%的人均能耗下降……“复兴号”集成了大量现代高新技术,其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以及节能环保等性能相较之前的“和谐号”有了较大提升。
但我们也看到,在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时会有些其他声音传出,比如有西媒指称中国复兴号动车组或甲醛超标,司机室异味高于车厢,也有曾传出过中国高铁现严重故障,复兴号轴温达110度的新闻。
正如多维新闻在《中国高铁再现严重质量问题 安全漏洞还是外媒抹黑? 》一文中所提到的,如何在高歌猛进的高铁发展之路上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也日益成为放在中国制造业面前的一项大考。
大陆官方披露的数字显示,中国高铁最初设计的时速是350公里,京沪高铁甚至达到了时速380公里。而在业界公认的中国高铁试验的安全速度时速更是曾高达486公里。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曾让中国高铁踩下“刹车”,G字头动车组由时速350公里减速为时速300公里。
今天,高铁的提速显示了中国制造信心的提升,“现在的‘复兴号’动车组,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整体设计或核心零部件,均完全是纯中国血统,没有国外技术的痕迹”,与此同时,在“复兴号”基础上,中国已确定了时速400公里高速动车组和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的新攻关任务。
高铁建造中任何一个环节失守都有可能殃及中国高铁在国际上的声誉,让多年营造的佳绩灰飞烟灭。中国“复兴”之路并非坦途,当下的国际国内环境,需要中国高铁脚踏实地去做的事还有很多,中国制造要真正走出国门更是尚待修炼。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际上各路看客对中国高铁的挑刺,给中国制造施加的焦虑感和压力,或许正是中国制造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