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是因为“中国给钱”跑来的吧?(图)
“你是台湾人啊?那里东西很好吃吧?”这是我刚来大陆时,大陆朋友知道我是台湾人时的反应。
“你是台湾人啊?给你们的优惠挺多的吧?是不是给钱让你们过来?”这是几年后的今天,大陆朋友知道我是台湾人的反应。
所以,我们有必要好好谈谈“惠台”这回事儿。
很多大陆友人有种错觉,认为大陆政府时不时就捧着闪亮亮的真金白银,求着台湾人过来、过来、快过来哟……不久之前上海出了31条惠台政策、然后厦门出了60条惠台政策、再然后宁波推出80条惠台政策,看得人们纷纷猜测,什么时候,会迸出个100条惠台政策?
还有电视新闻上老有几个受访的台湾青年,喜孜孜地说自己刚拿到多少多少万的补助,搞得我和身边的台湾朋友个个怒火冲天,这种好事怎就没落到我们头上?
大陆朋友请千万别心理不平衡,台湾人就跟大陆人一样,每天准时上下班,办理工作证乖乖拿医保,时不时念叨“房价涨了怎么办?真该回台湾养老了”。当然,我们台湾北漂族身边都会有少数几个发财的朋友,但是绝对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台湾人为什么去大陆呢?基本上,可以归类为几类,这还从而形成一个鄙视链,且听我细细道来。
第一类,鄙视链上层的,创业族。这群人便是“惠台”较受惠的一群,比较容易拿到传说中二十万人民币外加什么免费公寓住宿。噢,创业族要看情况,开珍珠奶茶店和火锅店的会被搞app的鄙视,什么年代了,新媒体时代了好吗?开什么珍珠奶茶!
第二类,算是在鄙视链中上层的,就是外派族,年龄段大约集中在40到55岁不等。他们薪资好看,但他们快过气了,所以只能算中上层。谁让他们是吃以前台湾经济起飞时累积的资本饭呢?
他们是被台湾的台资企业或外资企业外派到北京或上海的,住在公司分配的不错的公寓。噢忘记说,如果是台资企业外派来的通常会住在厂房附近,生活完全两点一线、没啥情趣,毕竟这年头有实力下血本外派员工的台湾企业多属于一堆宅男代表的科技行业。
外资企业外派族可能比台资企业外派族来的那么“好看”一些,但不论是外资人才或台资天才、几年后都容易被陆资吸收。这群人刚开始来大陆的薪资是挺好看的,但是隔个两年,就会发现同职位的陆资企业薪资逼近他们;再过两年,怎么连同职位的大陆九零后都要长江后浪推前浪了。与此同时公众号们都会争相告诉他们“自媒体大咖的助理,九三年,月薪五万”,于是这群有中年危机又自恃甚高的中年人便会被猎头一忽悠,投入昔日自己看不起的大陆企业怀抱。
第三类,鄙视链中层的,是为了爱情过来的。人们总说我们台湾北漂现实,有奶便是娘,但是这类人可以堂而皇之地说“我跟他们不同,我是有精神追求的”。十年前,这类人会是一帮“怕老公外遇”的台湾正房们;如今,风水轮流转,这类人已经变成一帮讨了大陆妹子的台湾老公们,他们的名言是“没办法啊,我老婆不想去台湾”。
做什么工作?其实各行各业都有,但他们只要无奈一叹,“唉,我也是为了老婆孩子留在这儿的”便可稳居鄙视链中层。
第四类,鄙视链中下层的,是理由最庸俗的一群人,座右铭是“没办法啊,台湾又没机会”,这群人不太会是大陆政府“惠台”的对象──废话,不给你钱你不是照样过来了吗?
这群人的职业包罗万象,有看起来高冷的白领也有酒店服务员,不过在这个阶层中谁也懒得鄙视谁了,都是可怜的打工族啊,何苦呢?写政治稿子的收入能比烧烤店店员高多少啊?
这群人的年龄以24岁到34岁为大宗,虽然是鄙视链中下层但还是有大志气:我们虽然是月光的隐形贫困人口,但是我们不甘平凡,既然都出来了,就要混出名堂!嗯,至少,比那些台湾朋友的薪资还高还高还高吧?
第五类,鄙视链最下层,年纪集中在18岁到24岁不等,台生族群。在大陆的台湾学生,以前会被大陆同学万千宠爱,刚到的一个月还会有几个热忱邀约“没吃过北京烤鸭吧?没吃过涮羊肉吧?我请你吃啊~~你们那康熙来了我可喜欢了”;如今大陆同学早习以为常了,“台湾来的啊?你们台湾最近好像没啥电视剧?请你吃顿麻辣烫如何?”
台生族群之所以会是鄙视链最下层,是因为位在鄙视链上层到中下层的台湾人都会以老鸟之姿训他们,或是谆谆教诲“大陆不是这么好混的”,或是同情地注视他们“唉,台湾人现在太多了,竞争太激烈了,幸好我早来了,你也加油啊。”
由此可知,台湾人来的理由不全是因为大陆给钱,主要原因是台湾政府太废柴,人民气不过又打不过只能跑了。来的原因确实是很现实,若要说台湾人有奶便是娘,我也认了,因为老百姓就是讨口饭吃。
但是,这些年,我们这些台湾北漂雷打不动地待着,是出于单纯讨口饭吃,还是已经太习惯于半夜一点的小龙虾、随时随地可抢的微信红包以及双十一时的淘宝狂欢,我可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