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持续升温 台湾“武力独立”的五个条件(组图)
朝鲜半岛局势快速向好发展,“两岸”关系势必会成为东亚局势新的关注点,两岸的未来怎么发展牵动亚洲乃至世界的格局。和平还是抗争始终是放在两岸天平上的两个选项。
在近七十年的分治中,“武统”论始终萦绕在两岸上空。“武统”的概念不需要解释,“武力统一”的含义人人皆知。曾经,“武统”是两岸共同的政策和目标,而不单方面是北京的“专利”。在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后的很长时间内,两岸都曾经实践过“武统”。但是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尤其两岸自身发展的因素,“武统”逐渐远离历史的舞台。
远离不是消失,在两岸没有实现“统一”的情况下,“武统”注定不会消失。它是一个会随着两岸关系高高低低的变化而忽远忽近的存在。
(两岸都曾经追求过“武统”)
既然有“武力统一”,那么存在“武力独立”吗?
如果台湾出现武力独立,那就需要五个必备条件。如果这五个必要条件无法满足,甚至缺少任何一个,台湾武独的可能性都将为零。
条件一,台湾要有能征善战的军队。台湾有军队,但是目前的国军是否算是“能征善战”值得商榷。两岸分治后,随着和平日久以及台湾民主化的社会政治变化,曾经在大陆战场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的国军逐渐缺失了历练的战场,其现实环境也难以形成战略级的军事演习。
而岛内近几年来出现的多起针对军人的负面事件以及军公教改革所造成的抗议,都让国军的军心出现波动。曾经人人敬仰的军人正失去以往的风采。军队募兵不足、军校招生困难、军人训练散漫等情况,都导致军队素质快速衰落。
另外,从国军的武器装备来看,或许实力并不弱,但是否可以强大到满足“武力独立”的标准值得怀疑。
条件二、目前岛内的国军或许不再为了追求国家统一而战,但是在中华民国的体制下,国军也难以出现为追求“独立”而战的变化。
不久前,台国防部长严德发在国民党籍立委曾铭宗的追问下强调“军人不会为台独而战”。这样的说法也许不遂独派执政者的心意,但却说出了一个客观的事实。
因此,如果要让国军“变节”从保护中华民国,转而变为“消灭”中华民国,建立“台湾国”,将需要一个长期的政治变化和社会变化过程。
条件三,在台湾现有的政治生态下,军队属性的改变必须在全台湾社会取得共识下才能够实现。但是在当前的台湾,即使核电、同婚等议题都难以有所谓的共识,更不用说达成对台湾的未来有着生死存亡意义的“独立”共识。
因此,很难想象独派力量要付出什么努力和成本才能在这个问题上让全台湾达成“共识”。尤其在独派两次不成功的执政后,取得独立的“共识”更是变的难如登天。在这个态势下,“台湾国”的建立几乎毫无可能。
没有“台湾国”的出现,军队的属性如何改变?
条件四:以台湾的幅员纵深、军队情况以及环境位置,台独力量如欲成功实现“武力独立”,必须要借助强大的外部力量。但从国际形势来看,谁愿意与中国大陆爆发战争?
很多人会提到美国对台湾的“保护”,但从美国的作为来看,与其说这是“保护”倒不如说是“利用”来的准确,之所以美国会不断的在台湾问题上着力,本质是为了加重与大陆讨价还价的筹码。一旦美国与大陆达成某种妥协,台湾这个“筹码”的价值会随时降低,美国的“保护”也就谈不上了。
说到底,美国不会为了台湾与大陆爆发一场或许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量级的交锋和战斗。
即使在出现了各种条件后,大陆与台湾发生了战争,但从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惯例来看,两岸的战争也属于内战范畴,是曾经国共内战的延续。其它国家如果参与进来则必须经过中国大陆请求以及联合国授权,但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性和中美爆发战争一样。
条件五: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了“台湾国”。但是这一点,现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总之,如果说“武统”是综合实力体现的话,那么“武独”也需要满足这个条件。这就解释了为何台湾现在的执政者在强调“追求”独立,但始终无法实现从“量”到“质”的改变。
民进党人士始终强调“台湾”早已经独立,名称是“中华民国”,这样偷换概念的做法,凸显出独派力量或许远远没有“独立”的资本,尤其缺失“武独”的筹码。
(永远不要兵戎相见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
武统和武独,说到底都离不开“战争”,而战争的后果对两岸尤其对台湾都将是不可想象的。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战争的危害是多么的严重,同样历史也无数次证明了和平的价值是多么伟大。
泰戈尔说过,“昨夜的暴风雨用金色的和平为今晨加冕”。中华民族在历经太多战火后,好不容易在这个时代实现了整体的富裕、平安、和平。两岸的人民和政治家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让这样的和平永久的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