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郑博宇:就算在天桥贴膜 我也要留在大陆(图)
“最苦的时候,我甚至想过就算在天桥上贴膜,也要留在大陆发展。”在日前召开的“海论十年 精彩无限”海峡论坛十年故事汇上,讲述者郑博宇的一番话让现场观众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台湾青年,他为何对大陆如此依恋?大陆有什么吸引着他?
据中国台湾网6月11日报道,用郑博宇的话说,他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台湾青年。他曾因登陆交流活动对北京一见钟情,此后直到2015年才有机会与大陆“亲密接触”。那年,他因缘参加了第七届海峡论坛,正是这次经历,让他对大陆的发展更具信心,并决定来大陆寻找机会。“大陆很多城市都可以让人感受到它的发展,每一次来都感觉到这里在变化,这是一个让你感受到在往前走的地方。”也是在那一年,郑博宇迈出了在大陆发展的第一步。
郑博宇作为讲述者在海峡论坛十年故事汇上演讲。 图自中国台湾网
每个人在寻求事业发展的路上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郑博宇也没有得到厚爱,初到大陆发展的他并不顺遂。台企外派的工作没有五险一金、正常休假,加上离家远,没有父母朋友在身边,生病了也只能自己硬撑,但这一切并没有让他对大陆失去信心。回首那段经历,郑博宇感触很深。他回忆,最苦的时候,甚至跟朋友说过就算在天桥上卖贴膜,他都想留下来。
作为一名台湾青年,为何非要在大陆“死磕”?郑博宇表示,那是他相信大陆对他未来肯定是有发展性的,咬牙切齿也希望撑过去。“你可以看到,在这里卖贴膜都是可以维生的,另外我对我自己贴膜还蛮有信心。”他笑着说道。不过他转念又说,话虽讲的轻松,但事实上,“在天桥上卖贴膜”还真的想过,“那时候想,如果没有工作了,找不到工作我该怎么办?”郑博宇最后强调,他希望这个故事可以呈现励志的一面。
后来,得到首钢集团创业公社的邀请,郑博宇成为集团首位台湾人,负责为台湾青年来大陆工作打造平台。如今,作为北京创业公社港澳台事业部总经理的他,生活开启了预期以外的变化:从前多在幕后的他,完成了多场千人规模的演讲、常年穿梭于两岸分享经验、认识了来自大江南北的朋友……
现在郑博宇的生活与工作状态跟以前截然不同,但他时常会回想初来大陆的那段日子。如果当时就回去了会怎么样?会不会跟一般年轻人一样等待机会?或者做了一份薪资不高的工作就满足了?“每次想到那个时候,再反过来想现在,我是一种特别感恩的心情”。郑博宇深情说道。
今年2月,国台办、国家发改委等29个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31条措施”),为台湾民众来大陆发展提供空前利好。对于政策的出台,郑博宇认为,31条给予台湾人在大陆公平起步的机会,服务很多台湾创业者。很多同等待遇的落实,让本来就在大陆发展的年轻人可以做自己更想做的事情;对于还在观望想要来大陆的人,则可以加强他们发展的信心,“31条让人看到大陆的效率,从去年十九大到今年2月28号,短短不到4个月,牵头了29个单位,做了一份这么繁杂的对台政策,很不容易,我们对于后续政策的落实会更有信心。”
谈到目前两岸间的差距,郑博宇认为,两岸经济环境已经非常悬殊,就业环境造成了很多年轻人“用脚投票”。如果年轻人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更好的发展,一定要选择更适合的落点,大陆正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点,“人才西进是台湾一个很大的趋势,大部分台湾年轻人很有想法,只是缺乏一个平台。”郑博宇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日前在海峡论坛开幕会致辞中表示,两岸经济联系密切、互补性强,扩大深化经济合作、促进经济融合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愿意优先同台湾企业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将认真落实《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在相关政策方面对台企实行与大陆企业一视同仁的待遇。我们欢迎更多台湾同胞参与到两岸大交流中来,将认真落实惠及两岸同胞的各项政策措施,扩大两岸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尤其要为两岸基层民众、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