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移民潮来临前,先把全球“财富地图”看明白!1%的富豪坐拥世界50%的资产
作者:Cynthia Gao 高晨曦
澳财网主编
cynthia.g@aocai.com.au
如果将世界各国的财富总量——即所有居住该国的个人名下的所有商业收益、现金、股票等财产私人财富,减去负债之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世界十大最富国家排名。美国当之无愧排名第一,中国第二。相差多少?
澳大利亚又位列第几呢?
咱们一起去看看,同时比较一下人均财富的额度。
世界十大最富国家排名
美国
2017年的财富总额:93.6万亿美元。美国人口3.23亿,人均财富38.9万美元。
中国
2017年的财富总额:29万亿美元。总人口14亿,人均财富2.7万美元左右。
日本
2017年财富总额:23.7亿美元。日本人口1.28亿,人均财富22.5万美元左右。
英国
2017年财富总额:14.1万亿美元。英国人口6600万,人均财富为27.8万美元。
法国
2017年财富总额:13万亿美元。法国人口6500万,人均财富26.3万美元。
加拿大
2017年财富总额:7.4万亿美元。加拿大人口3600万,人均财富25.9万美元左右。
澳大利亚
2017年财富总额:7.3万亿美元。澳大利亚人口2400万,人均财富40.3万美元左右。
印度
2017年财富总额:5万亿美元。印度人口13.32亿,人均财富5976美元。
瑞士
2017年财富总额:3.6万亿美元。瑞士人口800万,人均财富53.8万美元。
巴西
2017年财富总额:2.5万亿美元。巴西人口2.08亿,人均财富1.7万美元。
以上排名是按照2017年本国财富总额排列,不知各位读者是否注意到,如果按照人均财富排列,榜单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排列顺序变为:1瑞士(53.8万)、2澳大利亚(40.3万美元)、3美国(38.9万美元)、4英国(27.8万美元)、5法国(26.3万美元)、6加拿大(25.9万美元)、7日本(22.5万美元)、8中国(2.7万美元)、9巴西(1.7万美元)、10印度(5976美元)
今天,《澳财网》将为您深度解读全球财富里藏着的秘密。
阅读导文
《全球财富概览报告》
中国、美国、澳大利亚重点解读
瑞士、澳大利亚财富分配最公平
资本回报已经大于经济的增长率
守富、传富的焦虑
一,全球财富概览报告
文章开头的一系列数据排名都来自瑞信研究院发表的最新《全球财富报告》。
报告中显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十年,全球财富增长27%。截至2017年年中的过去12个月,全球财富总值增加16.7万亿美元至280万亿美元,攀升6.4%,创下自2012年以来最大增幅。同期,财富增长快于人口增长,全球成人平均财富增长4.9%,创下成人平均财富达56,540美元的历史新高。
中国是亚太区财富增长最强劲的国家,财富总值增加1.7万亿美元至29万亿美元,攀升6.3%,财富值增长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报告显示,受金融资产增长提振,美国引领全球财富增长。美国财富增长8.5万亿美元,占过去12个月全球财富增长总值的一半。今年美国财富预计达到93.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财富总值的33%。
报告中指出,自2000年起,中国的家庭财富每年增长12.5%,相当于过去17年增长了六倍。在世界11亿中产阶层中(财富介于10,000美元至100,000美元),中国所占比例由2000年的12.6%迅速升至2017年的35%。
中国的百万富翁人数达200万,约相当于全球总数的5%,坐拥9.8万亿美元。继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及法国之后,中国百万富翁人数的增长幅度在全球排行第五位。
报告预测,到2022年,全球中产阶级人口预计将增加2.3亿,至逾12亿人,中国所占比例将升至40%。中国的百万富翁人数预计到2022年将增长41%至270万人,仅次于美国及日本,位列第三。预计未来五年全球亿万富翁将新增719名,达到近3,000人,中国所占的比例将近30%(205人)。
报告指出,自2000年以来,全球百万富翁人数增长170%。百万富翁这一群体的构成正在迅速改变。
2000年,多达98%的百万富翁主要集中在高收入经济体。自此以后,全球增加2,390万名“新百万富翁”,其中270万名来自新兴经济体,占新增百万富翁人数的12%。在超高净值人士群体中,这种转变更加显着。
2000年,新兴经济体只占该群体的6%,时至今日,新兴经济体占超高净值人士增幅的22%(24,500名成人)。单是中国就预计增加17,700名成人,占全球新增超高净值人士的15%。
从2016年到2017年,全球百万富翁人数增加230万至3,600万,增幅为7%,主要来自美国、西欧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以及亚洲主要财富市场和发达经济体。
未来5年,百万富翁这一群体的前景十分乐观,预计将从现在的3,600万人增长22%(年增长率为4%),在2022年达到4,400万人;而超高净值人士群体很可能在五年内从45,000人增加30%(年增长率为5.5%)至193,000人。
二,中国、美国、澳大利亚重点解读
美国
2016-17年度,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持续表现良好,财富连续第九年录得增长。能取得这样的佳绩,美联储(FED)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功不可没。
在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动下,利率保持低位运行,融资成本下降,进而推动经济复苏、股市上涨。过去一年,尽管美联储进行了加息操作,但是美国的商业环境和市场环境均得到进一步加强。其中,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财政刺激政策、去监管政策以及大幅降低企业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0年,美国成年人口中人均财富为211,000美元,并且在2006年前一直保持稳定增长。随后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人均财富出现缩水。
截至目前,美国成年人口人均财富较金融危机前水平增长30%。尽管未来利率和股票市场走向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是目前绝大多数数据均表明,美国居民财富增长前景向好。
据统计,美国居民资产中金融资产占比高,达到71%。因为很多美国居民均持有上市公司股票,而股票计入金融资产。即使按照常规的衡量方法,美国居民金融资产占比也高达63%。相比很多其他经合组织(OECD)国家,美国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动较公共部门更为活跃。
此外,美国境外投资也处于相对更高的水平。美国成年人口中人均负债为60,200美元。采用国际标准衡量,该数额并不属于很高的水平。
此外,相比其他发达经济体,美国个人财富超过10万美金的成年人口比例相对较高。此外,在全球1%的“超级富豪”中,美国人占比最高。全球“百万富翁”中,美国人占比也高达43%。个人财富超过5000万美金的超高净值人群(UHNWI)中,美国同样排名第1位,UHNWI人数是中国的4倍。
中国
中国成年人口中人均财富增长强劲,从2000年的5,410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26,870美元。同样,中国成年人口中的人均财富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期间缩水明显,减少幅度接近20%。但是随后迅速复苏至金融危机前水平。
尽管金融危机后中国居民人均财富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目前,中国成年人口中人均财富较2007年增长了70%。展望2018年,随着GDP整体增长稳定,且基础设施和其他类投资增长强劲,中国居民人均财富增长前景依旧乐观。但是短期内,我们应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
就居民总财富而言,中国目前排名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其中,居民非金融资产占比从2016年的53%上升至55%,表明房地产市场增长持续强劲。
截至2017年年中,中国成年人口中人均实际资产(Real Assets)为15,980美元,同比增长10%。同期人均负债为2,380美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8%。
尽管,中国居民负债水平持续上涨引发了各界的关注,但是按照国际标准衡量,中国的负债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在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中,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引发了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在本世纪初期,中国总体财富分配不均问题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是,自2000年以来,贫富差距快速增加。
目前,中国百万富翁(单位:美金)数量录得200万人;个人资产超过5000万美元的超高净值人群(UHNWI)数量也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
澳大利亚
2000年至2012年期间,除2008年金融危机外,澳大利亚居民财富持续快速增长。成年人口中人均财富年均增长率为12%。
汇率升值是推动原因之一。和其他资源丰富的国家一样,大宗商品价格对澳大利亚经济影响明显。2017年,澳大利亚成年人口中,人均财富录得402,600美元,仅次于瑞士。
澳大利亚居民财富主要由非金融资产构成,占总资产的比例大约为60%,平均为303,200美元。实际资产(real assets)占比高表明居民人均土地禀赋和自然资源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城市的高房价。
澳大利亚财富分配不均问题相对较小,当地的基尼系数仅为0.65。个人净资产不到1万美金的澳大利亚人口比例仅为5%。
相比之下,美国和英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29%和19%。澳大利亚平均负债资产比率为20%。个人财富超过10万美金的人口比例为68%,排名全球第四位。
尽管,澳大利亚成年人口占全球成年人口的比例仅为0.4%,但是在全球收入最高的富人中,澳大利亚占比达3.5%(或1,728,000人)。
三,全球近一半财富归1%的人所有
10%中国人拥72%财富
—瑞士、澳大利亚财富分配最公平
瑞信研究院(Credit Suisse Research Institute)的2017年《全球财富报告》数据显示,中国财富总值位居全球第二,达29万亿美元(下同),落后于美国的93.6万亿美元,但超过日本的23.6万亿美元。
报告又指,中国成人平均财富从2000年的5,410美元增加至2017年的26,870美元。不过,10%最富有的中国人,却坐拥全国财富的72%,而百万美元富翁人数达200万人。
放眼全球,超过3600万人属百万富翁,仅占世界人口不到1%。
瑞信指出,全球最贫困的35亿人口占全球劳动年龄人口的70%,但仅占全球财富的2.7%,对比控制着46%财富,却占世界人口不到1%的百万富翁,贫富比例明显失衡。
毋庸置疑,不管在哪个国家,百万富翁总是比比财富金字塔底层的人前途更光明。
全球方面,按成人平均财富计算,瑞士仍然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2017年的成人平均财富为瑞士(53.8万),其次为澳大利亚(40.3万美元)。
从财富中位数来看,财富不均程度较低的国家仍然拥有较高的成人平均财富中位数,瑞士和澳大利亚是成人平均财富中位数最高的两个国家。
四,哪里都一样,越有钱的人收入增长也越快
—资本回报已经大于经济的增长率
有钱人为什么越来越有钱?很多人心里都有这个问题。
不知道各位知不知道马太效应,说的也就是这个理:
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的越少。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两极分化。如果放到经济学范畴,那就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赢家通吃。
马太效应这一说法取自《新约·马太福音》25章29节:“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三四年前,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风靡全球,作者在研究了300年来20多个欧美国家的财富分配史之后得出结论:
欧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在最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大,主要原因在于资本收入相对劳动收入增长过快。
这种现象在中国、澳洲都有逐渐显现出来,近几年,中国和澳洲大城市房价快速上涨,使得“有房一族”财富得以快速增加,“无房一族”距离在大城市扎根的梦想却越来越远。仅仅依靠劳动收入、不进行规划性投资的平民阶层,财富水平只能和富裕阶层差距越拉越大。
没有哪个地方的蛋糕分配变得更加公平。
普通民众想要逆袭,除了“怨天尤人”,抱怨生不逢时,更应该去思考的应该是:如何才能把握住经济发展趋势?如何才能发挥自身优势?
除了长期规划之外,年轻人还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寻找更多父辈们没有的新机遇。
五,有钱也发愁,富人到底在害怕什么?
——守富、传富的焦虑
其实,全世界的富人都病了,尽管这部分人掌握着绝大部分的财富,但是毫无例外的,他们恐惧、害怕甚至到了殚精竭虑的地步。
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焦虑?
中国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说的就是守富的不易。财富传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复杂的法律、税务和家庭关系安排。
调查显示,高净值客户家庭的守富方式主要包括资产配置、遗嘱、保险、婚姻协议、代持、家族信托等。在所有这些方式中,资产配置显然是最为重要的。
根据瑞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单从投资品种来看高净值人群主要投资种类有:股票、债券和基金、私募、不动产投资、固定收益产品。
从多元化组合投资的角度来看,富人很注重投资品种的高中低风险搭配,但是总体而言风险偏于激进。
在黑天鹅频出、市场震荡不断的当下,富人该如何在不确定性的资本市场获得稳健、可靠的收益?
这些焦虑正在成为富人的麻烦,导致他们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挪不了地方来砸碎自己重新来过,转型,谈何容易。
残酷的现实让人不得不生出“胆子越大的,越敢借钱的,借钱越多的越富有”的看法。核心原因就是,财富和收入之间的离散度在加大,劳动形成的收入增长远远赶不上资产创造的财富增长,“人挣钱”远远赶不上“钱生钱”。
另外,在富人们辗转之际总会被谁来继承家业这个问题所折磨。
一是因为富二代们虽含着金汤匙出生,但在小身板不一定接得住来自父辈的五指山。
第二种情况可能更为普遍一些。富二代们一般经过严格的培养,公司一般也建立了自有一套的运营系统,其实对于接班人并没有创一代这般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苛刻。
摆在创一代和富二代之间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年龄代沟。对于创一代和富二代来意味着他们的成长环境、生活阅历、个人兴趣都迥然不同,自然,对于家族企业和财富管理的目的、方式、未来规划也容易产生分歧。
调研显示,尽管多数企业主仍然希望由子女来继承企业,但“富二代”的接班意愿并不高。
对于创一代来说,最难忍受的,恐怕是辛苦打下来的江山被后辈“糟蹋”得面目全非,这是他不能忍,也不允许的事情,所以为自己选一位合适的接班人看起来并没那么简单。
结语
20多年前小虎队唱着:“想带你一起看大海,说声我爱你,给你最亮的星星,说声我想你。听听大海的誓言,看看执着的蓝天,让我们自由自在地恋爱”;
今天,TFBoys的心声变成了:“给你买最大的房子、最酷的汽车,走遍世界每个角落”。也难怪财富焦虑成为时下流行语。
财富焦虑作为消费时代催生的一种情绪失衡,是在如今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中不可避免的紧张心理。伴随着人们衣食住行、教育、工作等各方面的支出和消费的提升,这种焦虑也在继续扩散。
其实,在现实中大浪淘沙,在阶层不断迭代的当下,其实,谁也不能拍着胸脯说,我这一辈子,准富!
再过十年来看,谁站在财富顶端,谁又没落成了普通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巨轮已然开启了它的航程。只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始终在巨轮身后追赶与遥望,却并未曾真正拿到属于自己的那张船票。
千万不要等到被时代抛弃,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