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出了部改变国家的电影,大胆揭露白宫丑闻,让越战真相大白
前不久奥斯卡最佳提名影片提名爆出的时候,
三哥已经安利过不少好电影了——
《三块广告牌》《伯德小姐》《敦刻尔克》《至暗时刻》……
但有这么一部电影,
它虽然蕴含着改变国家的力量,却又被大多数媒体所忽视。
今天我们就说一说它——
《华盛顿邮报》
The Post
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阵容足以召唤神龙的电影。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梅丽尔·斯特里普 、汤姆·汉克斯
随便一数,他们手上的小金人数量已经满天星斗。
1月12日全美公映后,在22号的奥斯卡入围名单中,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三项提名。
烂番茄新鲜度88%。
芝加哥读者评——
《邮报》十分令人激动。
不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秉承着邮报的新闻要用独特的方式改变世界的前提。
有时候在家看电视,我甚至都不确定什么是新闻了。
没错,这是一个关于新闻媒体的故事,
并且,这个故事关系到国家机密泄露,关系到法律,甚至关系到全美年轻人的命运。
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也是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着的政治丑闻事件之一——水门事件前不久的五角大楼文件事件。
五角大楼文件指的是美国国防部对1945年到1967年间美国在越南政治军事卷入评估的秘密报告。
这份报告明确体现军方高层对越南的战事持悲观态度,尽管如此,四任总统依旧坚持陷在战争的泥潭之中。
换句话说,白宫早就知道这场战争美国输多赢少,依然源源不断地将年轻的士兵送到远方的战场,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住国家的颜面,以及时任总统不希望在任内背上战败的锅。
民众一直都被蒙在鼓里。无数年轻人被征召至越南作战。启程时他们对自己的光荣使命——给越南人民带来民主与自由——坚信不疑。
但事实上,他们为之奋斗的其实是政客竭力逃避的责任。
越战本已是一场伤亡惨重的噩梦,白宫的欺瞒则导致更多无辜生命白白葬送。
而整个事件,甚至整部《华盛顿邮报》背后,却是一个大众不怎么熟知的名字——丹尼尔·艾尔斯伯格。
他是在五角大楼工作的军情分析师,五角大楼文件正是由他泄露给《纽约时报》的。
这位哈佛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起初因为政府效力而感到骄傲,在认识到真相后渐渐幻想破灭,最终决定放手一搏,捍卫正义。
政府秘密文件的泄露,矛头自然只有一个——白宫和总统尼克松。
《纽约时报》刚开始报道,就被勒令停止并准备被告上最高法院。
眼看阴谋无法被揭露,丹尼尔将泄密文件交给数家媒体,却无人敢发。
这时候,《华盛顿邮报》的故事就拉开了帷幕——
整部电影讲述的,就是当时只是地方报纸的《华盛顿邮报》接过《纽约时报》的大旗,冒着可能背上叛国罪和坐牢的风险,将整个文件曝光给公众的故事。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是如何讲述这个故事的呢?
影片刚开始,越战镜头,丛林混战,年轻的生命消失在战场。
镜头切换,丹尼尔静悄悄地从五角大楼偷取文件——
美国新闻界的老大《纽约时报》第一个拿到文件,并刊登了三期。
引起轩然大波,白宫震动,禁令颁布,法庭传唤。
《纽约时报》被禁止继续刊登
任何关于越战的机密文件
之后,《华盛顿邮报》站了出来。
第一位关键先生——本·布莱德利(汤姆·汉克斯 饰)站了出来,他首先力排众议,让调查记者本·巴格迪肯(鲍勃·奥登科克 Bob Odenkirk 饰)飞往波士顿拿到文件。
看似一次正常的出差,实则危机重重。
如果被发现,不但记者面临着被暗杀的风险,整个报社都会被关停。
这也是为什么豆瓣类型条中会有惊悚的原因。
一触即发的危机时刻,紧张的背景音乐,竟被斯皮尔伯格处理出喜剧的赶脚。
巴格迪肯先给老板提要求——
没错,这次出差很重要,很紧急,我不坐经济舱,要坐头等舱,而且要两个座位。
如愿以偿后,飞机上,巴格迪肯将文件安置在了靠窗的头等舱位置,目不转睛得盯着。
空姐就纳闷了,发问——
这肯定是您很贵重的物品吧
巴格迪肯则面带微笑礼貌地回答——
是啊,就是些政府机密而已。
文件搞到了,发还是不发,这是个问题。
报社内部分为两派——以本为首的良心派,坚决要求发表这些文件。
而大多数董事会成员,包括报社的律师,则不断施压禁止发表。
有《纽约时报》的前车之鉴,这些秘密文件一旦公之于众,报社被关是小事,所有人都有可能集体被捕。
如果你敢刊登报道
我们下礼拜就会被告上最高法院
我们可能会坐牢
本也很坚决:不刊登,就辞职。
最后,矛盾集中在第二号关键人物身上——报社发行人凯瑟琳·格翰(梅丽尔·斯特里普 饰)。
一向柔弱的她,思考良久,就在电话中说了一句话——“Let's go”。
一场媒体和官方的战争正式打响。
作为一部传记电影,《华盛顿邮报》并没有高潮迭起的悬疑剧情,也没有宏大奇幻的时空架构。
可是在斯皮尔伯格手里,它就是有天然的感染力。
我们看过暗流涌动的《聚焦》,看过血脉贲张的《惊天大阴谋》。这些影片是对普通民众有权利知道真相这一社会底线的基本操守。
电影中汤姆汉克斯的一句话,让三哥不得不心生敬畏——
要是我们不刊登这则报道,会怎么样?
我们会输!这个国家会输!
冒着生命危险获取秘密资料的调查记者。
拼着自己全力,甚至不惜辞职威胁发表泄密文件的内容总编。
即便进监狱,也要保持新闻媒体的真实和正义,也要捍卫报纸作为大众传媒所具有的基本操守的发行人。
如果他们不算英雄,那还有哪些人称得上英雄呢?
这场战斗,该怎么打?
《华盛顿邮报》的选择,无疑是“找死”,是飞蛾扑火。
可正是这种“找死”的勇气,让他们不因自己的卑微而忘记使命,不因自己的成功而忘记初心。
在文件还未发表的时候,本就说明了自己坚持的原因——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别人决定我们该发表什么的世界
我们的《华盛顿邮报》已经不复存在了
作为自媒体行业的从业者,经常与伪善相伴。
却因为媒体从业者的心态和我们社会的媒体生态而被无限放大,传染。
联想到最近的热点事件,每一次爆文都会引来无数趋之若鹜的媒体。
同时产出无数群情激昂义愤填膺的所谓“爆文”。
可当尘埃落下,事件热度过去,人血馒头充分被消费后,结果是否客观,真相是否真的是真相吗,真的有人在乎吗?
更多时候,许多媒体有意无意充当了另一种看客已。
他们不在乎不在乎真相,不在乎正义。
在乎的,是阅读量,访问量,转发量。
这和《华盛顿邮报》奋不顾身坚守媒体底线有云泥之别。
更可贵的是,《华盛顿邮报》并不仅仅通过真实事件还原新闻自由和新闻人的坚持。
梅姨,再次成功演绎了片中的发行人凯。
众所周知,在金球奖终身成就奖的演讲中,梅姨曾做出过和电影中的凯一样的举动——她几乎靠一己之力指出当川普的问题。
要坐上我们国家最受尊敬位置的人竟然羞辱一个残疾记者,
而这位记者不像他那样拥有特权、权力和实力,根本无力回击。
电影中的凯,作为一位女性,也遭受着不公正的对待。
凯是他爸爸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如果没有前两重身份,在别人眼里她不可能拥有第三重身份——《华盛顿邮报》的发行人。
因为报纸是她爸爸创立的,由他老公发扬光大。
电影通过两个视角,默默说明凯作为一名女性leader所遭受的不公。
第一次,她去华尔街和投资人开会,整间会议室就她一位女性,作为《华盛顿邮报》的老板,她几乎插不上话,只是一个人默默尬笑。
第二次,一群人讨论要不要刊登,她作为老板却几乎被忽视。
第三次,从法庭出来,虽然胜诉,虽然是《邮报》的头儿,她却只能从侧门走出,男性领导者在一群记者中接受采访,她自己默默走下楼梯。
导演借本的妻子之口,表达了对凯的评价:
得知秘密事件经过凯的同意被发表,她这样说——
组成历史的,不止是事件,还有人。
那些在重大事件中做出重大决定的,那些曾经人微言轻,之后凭借自己的意志获得胜利的,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在表达一种力量。
这段话,是在本反问难道我不勇敢吗之后,本妻子的回答。
有些勇敢,人人都看得见,可是有些勇敢,承受着异于常人的压力,却因为性别和身份,被漠视。
看完电影,永远忘不了,官司胜诉,凯一人默默走在人群中离开法院时,旁边的年轻女性投来的目光——
此时的这种赞许,超越了女权,超越了身份。
一个原本柔弱的女性,站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立场,捍卫自己的尊严和荣誉。
实实在在的改变发生了。
这也让电影中的凯,作为一个普通女性,为历史留下的宝贵一笔。
不论是新闻,还是女性,不论是事件,还是历史,
我们都需要《华盛顿邮报》这样的电影。
我们需要它认清现实的无力与不公,同时给出抗争的方式和力量,
我们需要它擦亮新闻的属性和操守,同时标明媒体的信仰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