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宫画”诱惑遭抵制 西方世界正在走向保守?
近日,一幅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画作《海勒斯和水神》因其画面被认为过于色情而被移出英国曼彻斯特艺术画廊。
画廊方面表示,此举是为了响应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的反对针对女性的性骚扰和性暴力的#MeToo运动。
不过,也引发一些其他方面的讨论。或者被认为影响到人类社会的自由价值,又或者被认为这意味着西方世界正在保守化。 不过,这幅画也可能会在之后重新被展示,但要取决于公众的反应。该画廊在一份关于移除上述画作的声明中称:“我们这样做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对我们所收藏的艺术品向公众进行更加合适的展示和解读。
此前,艺术作品中的裸体以及涉及“色情”暗示的问题也引发过不少争议。
比如丹麦哥本哈根小美人鱼雕像就曾因为“裸露皮肤太多”而被移除,禁止展出;2016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官员在伊朗总统访问期间也曾将米开朗基罗的着名雕塑作品“大卫”遮盖起来,为了表示对伊朗总统文化习俗的尊重。
毕加索的作品中也有“色情”画面(图源:Getty)
如果按照画廊这次移除画作的标准,有声音质疑,提香的《戴安娜和阿克泰翁》(Diana and Actaeon)也应该撤下,因为画中清晰地展现了女性的肉体。
另外,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或许也必须取消即将举办的毕加索画展,因为展览中肯定有不少尺度令人震惊的“色情”画面。对于艺术,裸和性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甚至有人说,裸就是艺术的起源,也是艺术的最终最高境界。这个“最高境界”,有时也会被赋予“色情”或“情色”的标签,而面临不同的命运。
最高境界与“色情”如何区别?恐怕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会有不同的界定;在不同的观者眼中,也经常会将两者杂糅在一起。
涉及“色情”的作品跨越时空在艺术领域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纵观西方美术史,裸女是艺术家乐此不疲的素材,从神圣的女神,上层社会的贵妇,到田间女子,都是艺术家创作的模特。 在亚洲的日本、韩国、中国等,则有“春宫图”的存在。
春宫图,又名春宫画、秘戏图,是指东亚汉字文化圈以性交为主题的传统绘画。中国的春宫画起源很早,根据荷兰汉学家高罗佩考证,《汉书》中“坐画屋为男女裸交接,置酒请诸父姐妹饮,令仰视画。”其中所述男女裸交接画,就是日后的春宫图。东汉科学家、诗人张衡在所作《同声歌》一诗中有诗句:“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张;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其中用作样板的图乃是春宫图,“素女”则指房中术《素女经》。 在中国古代,春宫画具有艺术上的意义,不过主要是作为进行性教育的媒介。清代李渔《肉蒲团》中的未央生,为了陶养一位如泥塑木雕、毫无生趣的绝色女子,“到书画铺买幅绝精绝巧的春宫册子,是本朝学士赵子昂的手笔,共有三十六套,唐诗上三十六宫都是春色的意思,拿去放在闺阁之中,好与玉香小姐共同翻阅。”
除了作为性教育的媒介,春宫图还作为“避火图”、“护书”和“嫁妆画”在民间大量流行。明、清两代,天津杨柳青等地的一些妇女每年春节前将春宫画当做年画销售,这就是有名的“女儿春”。其实,春画在中国藏的最多的地方应是帝王的后宫。不过,汉、唐的春宫画已不存,宋代曾流行《春宵秘戏图》、元代画家赵子昂画的三十六幅、十二幅春宫画也不存世。中国古代春宫画还以牙雕和木版画的形式表现,多为官宦人家、巨商富贾所把玩。
中国的春宫画在古代对印度和日本影响很大。古印度盛行性雕刻,其中11世纪前后修建的卡杰拉霍神庙群,几十座神庙的外墙和内壁布满了形态各异的性爱雕塑。
相比而言,日本的“浮世绘”受明代春宫画影响更大。 春宫画,目的在于以比较露骨、煽情的场面让人享受春兴的乐趣或激发人们的性欲,因此也禁止在公开场合展览。不过这与英国曼彻斯特画廊本次移除《海勒斯和水神》还是有不同。
画廊以响应反对性骚扰和性暴力做出的行动,更多地被赋予了社会政治意义。 按照这样一种行为方式的话,一些性学博物馆因为大量的展示物品会涉及到两性中的“情色”等,是否也会为响应而陆陆续续地关闭?艺术品在一场行动中,脱离艺术的边界,完全剥离艺术的眼光去审视,借助艺术元素被赋予的反应社会的哲学概念,也将逐渐消解于这场行动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