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华裔投行会计师决战“澳洲烘焙王” !“理科男”携“祖传秘方”惊艳亮相,连开多个先河,大师们震惊了!(组图)
【今日澳洲1月22日电】(记者 睿内)2018年1月18日,全新一季的《澳洲烘焙王》(The Great Australian Bake Off)节目在Foxtel Lifestyle开播。在第一集以“蛋糕”为主题的节目中,一张亚裔面孔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Dave Yan (图片来源:Foxtel)
他在海选中突出重围,成为唯一代表悉尼的选手参加这一澳洲最大的电视烘培比赛;他的作品Green Cake如精雕玉琢的玉器一般,令“澳洲国宝”Maggie Beer和拥有29家顶级餐厅的资深大厨Matt Moran为之惊叹;他淡定从容的介绍作品,然后用“亚洲口味”——抹茶大理石戚风蛋糕征服了他们的味蕾。
Dave在《澳洲烘焙王》中的作品(图片来源:供图)
他,是大赛史上第一位拥有中国背景的参赛选手,来自江南古城的80后华裔会计师Dave Yan。
Dave在《澳洲烘焙王》中的作品(图片来源:供图)
接受今日悉尼独家专访时,Dave坦承自己从未想过会成为一名烘焙师。爱上烘焙和蛋糕装饰,其实是源自一次“追星”。
Dave Yan 《澳洲烘焙王》节目照(图片来源:Foxtel)
“追星”踏上烘焙路,“理科男”做蛋糕好比科研
2006年,苏州小伙Dave来澳,进入悉尼大学攻读法律和会计专业。毕业后,曾先后就职于悉尼大学、普华永道等机构,目前在一家欧洲投资银行工作担任特许会计师(Chartered Accountant)。
在2011年之前,Dave的生活和工作似乎与烘焙并没有什么交集,直到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为白宫做蛋糕的Maggie Austin大师的作品,他感觉内心深处被触动了。
蛋糕大师Maggie Austin(图片来源:网络)
“从那时候起,我开始学习装饰蛋糕和甜品的各种媒介和技巧。当时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打好基础,有一天能够资格向Maggie拜师学艺。”
作为一名“理科男”,Dave自学烘焙的方式有点不同。
他列了个详细的时间表,学习计划分解到每一天的每个小时完成,这一坚持就是8年。在操作上,他也不走寻常路线,更关注烘培过程中各元素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
Dave的《澳洲烘焙王》节目照(图片来源:Foxtel)
比如,大家都知道面粉有高筋、低筋之分,但到底为什么两者烘焙出的作品会有口感和形态不同?在不同温度下,蛋白质分子会发生怎样的形变?酵母和糖在发生着什么神奇的变化……
从蛋糕的烘培,到面包、饼干、各类甜点和咸点的制作,Dave一直从“理论科学”的角度去解析,寻找制作烘培作品的终极方法。
烘培时的他专注、沉静而自由,沉浸在这种状态中,能感受到极大的快乐。
创造出天马行空的蛋糕造型,“常常要向家人解释在烤什么”
与烘焙这门“科学”相比,Dave更爱蛋糕装饰,这堪比艺术创作。
Dave创作的艺术蛋糕与糖花(图片来源:供图)
也许正得益于不是“科班出身”,Dave在蛋糕装饰时,反而摆脱了专业人士的种种顾虑,更多地将日常观察融入天马行空,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学习制作艺术糖花后,他开始留意对自然的观察。路过花店看到美丽的花束,常常会驻足仔细观察,再让它们在蛋糕上怒放盛开。
Dave创作的艺术蛋糕与糖花(图片来源:供图)
有一次参观美国现代博物馆后,一个造型独特的倒立大象的雕塑作品令他印象深刻。回家后,他便尝试着用蛋糕再现这一艺术品。除了选择合适的烘焙和装饰材料,为了让大象在蛋糕上倒立,“我都不记得跑过多少次Bunnings。”
Dave笑称,“原来蛋糕装饰还得学会五金和木匠!”
作品:魔术师和大象(图片来源:供图)
夺蛋糕大赛三连冠 连开大赛史上先河
在学习了烘焙和蛋糕装饰后,Dave的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他常常给家人烘焙蛋糕和甜点,也常将亲手烘培的小点心带给团队,在他们工作劳累的时候鼓舞士气;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他会为好朋友亲手制作生日蛋糕,表达自己最诚挚的祝福。
作品:Keep calm and be my Valentine(图片来源:供图)
与澳洲大多数甜品甜腻的口感不同,Dave的烘焙偏向轻盈和少糖的亚洲风,因此总能受到家人朋友们的热烈欢迎。Dave告诉记者,看到别人脸上惊喜的笑容,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Bunnies’ Easter party 复活节兔的狂欢(图片来源:Dave Yan供图)
自信满满的Dave,练习之余也开始参赛。
在澳洲最大的艺术比赛——皇家艺术工艺展上,Dave成为第一位夺得蛋糕大赛三连冠和年度最佳的华人小伙,在澳大利亚蛋糕师冠军赛中,也连年闯入决赛。
(图片来源:供图)
除了收获荣誉之外,更令Dave开心的是,结识了不少澳洲蛋糕界的朋友。与他们交流,不但获得很多新的灵感和思路,就连这次参加《澳洲烘培王》节目,也源自他们。
“他们大多是这档节目的骨灰级粉丝,没想到他们先斩后奏替我报了名,更没想到的是,我的履历居然在上千人的海选中脱颖而出。”
经过重重选拔,Dave成功闯入12强。他不仅成为全悉尼唯一的入围选手,也是大赛史上第一位具有中国大陆背景的参赛者。
《澳洲烘焙王》节目照(图片来源:Foxtel)
闯入全澳12强赛迎接空前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澳洲烘焙王》节目共有十周赛程,每周都会淘汰一位选手,也将有一位选手会获颁当周的“明星烘培师(Star Baker)”称号,最终胜出者便是“澳洲烘焙王”。
早在海选时,Dave就曾犹豫过,担心参赛会占用太多时间,还好亲友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下定决心。而进入12强赛后,这一澳洲最大烘焙赛事更带给他空前的挑战。
Dave告诉记者,温度是决定烘焙成败的关键。“在比赛时,面对不熟悉的厨房环境、不了解脾气的烤箱,再加上比赛现场(The Bake Off Shed)是开放空间,空气流动和气温随时变化,对每一位烘培师的现场控制力是很大的考验。”
Dave Yan 《澳洲烘焙王》节目照(图片来源:Foxtel)
此外,严格的时间限制和紧凑的比赛流程,也让Dave倍感压力。
“通常一个三层蛋糕从烘培到装饰,需要两到三天才能完成,而比赛中我们只有5个小时,这在一般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争分夺秒努力以最高水准完成作品的同时,身边随时都会有3台以上摄像机,拍摄你的每一个动作,同时还需要不停回答导演组的发问,这对英语并非母语的选手而言相当困难。”
《澳洲烘焙王》节目照(图片来源:Foxtel)
作品惊艳西方大师 中华文化成“祖传秘方”
在很多人看来,烘焙和蛋糕装饰是舶来物,和一些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并没有代代相传的烘培文化。作为比赛中唯一的华人选手,Dave也曾有同样的烦恼。
“看着那些法国、德国、希腊选手带来‘祖传秘方’,我苦于没有前人之作可以借鉴。”
然而,随着比赛的深入,他开始深度挖掘自己的文化背景。“饮食、书画、建筑……我突然发现,原来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有那么多可以借鉴的,随手拈来,巧妙地用在烘培作品上,就是西方人从来也没有见识过的风味、口感和造型。”
在参加皇家艺术工艺大赛时,他将中国景泰蓝与英语谚语“A storm in the teacup”相结合,创作出“茶杯里的风暴”蛋糕装饰作品,令评委们对做成瓷器的蛋糕惊叹不已。
作品:A perfect storm in the teacup 茶杯里的风暴(图片来源:供图)
“有个带着孩子的白人妈妈,看到我的这个作品后,就开始给她的孩子讲‘A storm in the teacup’这句谚语的典故,它代表的就是任何困境都是茶杯里的风暴,用中文说就是‘那都不是事儿’!”
作品:A perfect storm in the teacup 茶杯里的风暴(图片来源:供图)
在《澳洲烘焙王》比赛中,他的第一个作品Green Cake,凭借抹茶、红豆馅、戚风蛋糕等亚洲元素,得到两位评委——“澳洲国宝”Maggie Beer和拥有29家顶级餐厅的资深大厨Matt Moran交口赞叹。
这令他更加确定,中华文化不但能带给自己更多灵感,也能得到澳洲专业人士的肯定。
(图片来源:供图)
当被问到对比赛结果的预期时,Dave谦虚地表示,“比赛中,我的每一位对手都是可敬的对手。每一位都充满了对烘培的热情,也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和烘培流派的灵感碰撞,很难预测谁强谁弱。”
不过,他也自信满满。“我对待每场比赛和每次烘培的态度,都是竭尽所能,把色、香、味、形做到最好,不留遗憾。”
他说,“至于我能走多远,请关注Bake Off的精彩比赛。”
采访后记
对Dave Yan的采访,伴随着无数惊喜和感叹。
他的蛋糕作品美轮美奂,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位欧洲银行特许会计师之手;对于钟爱的烘焙和蛋糕装饰,他如数家珍却并不炫技,用清晰缜密的理性思维娓娓道来。
他的经历让我们看到,无论性别、年龄、语言、种族、文化,人人都可以享受烘培,成为一名烘培好手;也让我们看到,其实想把兴趣发展为专长并不难,只要在确定了目标之后,用对的方法坚持下去。
希望Dave能在他所钟爱的烘焙和蛋糕装饰中越走越远,也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在这个信息海量且繁杂的时代,对一件事保持难得的专注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