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廉价食堂:5毛人民币一顿能吃到什么?(组图)
印度卡纳塔克邦执政的国大党,近日在邦首府邦加罗尔设立多间“英迪拉食堂”,每日供应超过20万份价廉物美的餐食。BBC记者吉塔.潘迪也体验了一回,满腹而归。
早上七点,熙来攘往的市中心市集旁一幢低层建筑门前,大批民众已经排起长龙。七点半大闸一开,排队的人们立即冲进去,场面一度有点乱,但大家很快又排起了队,摩肩接踵,人人都十分焦急。
队伍移动得很快。人们趋前到小窗,一手交钱,一手取过一或两个绿色胶币,再到另一柜位换取食物,拿起亮黄色的盘子,在餐室找位子或干脆到室外去用餐。
我也换购了几个胶币,排队等着买我的早餐。今天的菜单有蒸米糕(Idlis,南印度传统早餐咸点),米粥及椰子酱。
食物都很新鲜,既温热又美味。而更重要的是,每一盘食物售价仅5卢比(约合13美分,0.5人民币),几乎等于免费。
“英迪拉食堂”以于1984年被刺杀的前首相英迪拉·甘地(Indira Priyadarshini Gandhi)的名字命名,自今年8月中开业以来,一直人头汹涌。
这个概念明显借自邻邦泰米尔纳德已故首长贾亚拉莉塔(J Jayalalitha)的成功先例“阿玛食堂”。去年,我曾在一间阿玛食堂用餐,那里的食物也很好吃,但英迪拉食堂的食物质素更进一步。
这些食堂与西方国家的“汤厨”类似,来光顾的都是低下阶层:拿日薪的工人,司机,保安,乞丐─他们每日能赚到的只有数百卢比,甚至更少。对他们而言,每花一分钱都要三思。
在邦加罗尔一个购物商场任职保安的哈迈德(Mohd Irshad Ahmad)说,他是英迪拉食堂的常客。
“这里的食物超好吃。之前,我通常在附近一间餐厅吃饭,一顿早餐就要30卢比,现在我每顿可以省25卢比。这种食堂应该推广至邦内其他城镇才对。”
而每日到市集采购水果,拿到一间学校门外转售的勒舒米(Lakshmi)则说,英迪拉饭堂让她可以省掉每天自己做早餐的功夫。“我早上不再需要煮饭了,这让我的生活方便了很多。这里收费便宜,我负担得起,食物又好吃”。
在附近一间分租房居住的莫罕·星(Mohan Singh)说,他一日三餐都在英迪拉食堂解决。“三餐加起来也就40卢比。出外吃饭是很贵的,之前我每天要花上140现在这样,对我而言简直是恩赐。”
一些经济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食堂对政府库房造成负担,但在这个有数亿人每日收入低于一美元的国家,政治人物很乐于推动这样的政策。
很多分析人士指,“阿玛食堂”是贾亚拉莉塔在选举中大获全胜的原因。
卡纳塔克邦下次选举将在明年初举行,设立大批“英迪拉食堂”明显是政治决定,虽然执政当局坚称推行这项政策,并非为了国大党的利益。
“我们邦的首长决定要为贫困人口提供膳食。”负责这项政策的官员拉詹(Manoj Rajan)表示。
“这些食堂的目标是移民人口、的士司机、学生,以及没啥时间做饭的双职夫妇。但食堂当然也对所有人开放。”
今年4月邦首长宣布这项计划后,拉詹的团队就日以继夜工作,将计划化为现实。
8月16日,印度独立70周年纪念翌日,国大党副主席拉胡尔.甘地(Rahul Gandhi)专程到邦加罗尔,为食堂揭幕,称这些食堂将“让人民不再饿肚子”。
现时,邦加罗尔全市共有152间英迪拉食堂,每日供餐20万份。拉詹表示,当局计划在十一月底前,将食堂数目增至198间,每日供餐目标是30万份。
这项计划将会在明年一月,推广至全邦,共将设立300间食堂。
随着午饭时间临近,大家又开始饿了。我们转到较为富裕的地区万锦路,找到另一间英迪拉食堂再尝一顿。在这边,人流明显较少,顾客多为办公室职员及学生。
这边的菜单是热腾腾的米饭及小扁豆炖蔬菜,味道一样棒。
常言道,要抓住一个人的心,就要先抓住他的胃。国大党期望抓住民众的胃,能令他们在选举中旗开得胜。
跟我一起进餐的文卡特斯(Venkatesh)说,人们都很担心一旦执政权易手,这些食堂就会关门大吉。
我问拉詹,如果国大党败选,这些食堂会怎样?他坚称:“不论由哪个党执政,以人民为重的政策仍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