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难引发大屠杀,80万人丧命50万妇女遭强奸,导致艾滋病蔓延
让卢旺达这个弹丸小国出名的原因极为罕见:百日之内全国人口的1/8被灭绝!
所以,我们可以说是慕名而来:参观卢旺达大屠杀纪念馆。
问路时,当地人都劝我们打的前往,但这与我俩的行为方式相违背。于是,我们就一个劲儿地打探该乘哪路公交车。一位衣冠楚楚彬彬有礼的绅士见状干脆用自己的车子将我们送了过去。
下车地点距离大屠杀纪念馆还有数百米路,途中遇到一群刚放学的中学生。大家刚刚聊了几句,其中一位女孩子就摊开双手对村妇说,你给我点钱吧。
村妇问她,为什么?
对方见状,无声走开了。
在非洲,伸手讨钱很普遍,但他们大多不会纠缠你。
大屠杀纪念馆免门票,我们参观了里面的声像和图片文字说明,看到了集中埋葬死难者的大墓地,基本了解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来龙去脉。上图为卢旺达大屠杀纪念馆。
1994年4月6日,载着卢旺达总统和布隆迪总统的飞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击落,两国元首同时罹难。次日,空难在卢旺达国内引发了胡图族与图西族的互相猜疑,从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武装冲突和部族大屠杀。百日之内竟有80万人死于非命,50万妇女被强奸,其中很多人因此感染了艾滋病。此外,还有200多万难民逃往国外,另有200多万人流离失所,酿成了震惊世界的人间惨剧。上图为大墓穴,里面是受害者遗骸。
导致这场大屠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两个,其一,卢旺达部族矛盾由来已久。历史上,卢旺达曾被多个西方国家殖民过,殖民主义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实行“间接统治”和“分而治之”的政策,既先用占人口14%的图西人统治占人口85%的胡图人,后又利用胡图人反对图西人并统治图西人。如此,导致了1959年、1963年、1967年和1973年的4次大规模部族流血冲突,使原本和睦相处的两个民族反目成仇。
其二,与争夺土地有关。大屠杀前,卢旺达全国人口为800万,而国土面积却仅为2.6万平方公里。作为非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卢旺达的许多农民无地可种,难以谋生。争夺生存空间导致了人类间的相互残杀。
后来,在布隆迪的中国援外人员告诉我们,据说卢旺达现政府对当年大屠杀的态度十分暧昧。公开批评大屠杀的言论事实上是被禁止的,违者甚至会被投入监牢。
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悔改,讳疾忌医。
一个不会反思的国家如何求发展?
参观完毕,村妇一直为捐多少给博物馆而纠结。皇帝说,他们写的很明白,说这里的工作人员没有工资,靠捐助谋生。一个国家,花那么多钱建了博物馆,却不愿为此付出维护费用,很说明问题啊。他们到底是不是真心反省呢?所以,这个钱捐不捐都行,反正捐了也到不了死难者的亲属手中。
最后,村妇做主做出了我们的一份贡献。
同样让我们吃惊的是,这里只要你走斑马线,所有车辆都会自动停下为你让路。这一点是乌干达和肯尼亚不能比的。
但是,在街上我们多次看到全副武装的巡逻队,似乎说明这里的治安不好。再加上刚刚参观的东西令人心寒,所以,我们决定早早返回宾馆,早早离开基加利。
孩子啊,你长大了一定也要到大屠杀纪念馆去看看。这段历史不能忘,决不能重演。
不知这位盲人是否是当年大屠杀的受害者、幸存者?
其实,据说在当今东非各国中,卢旺达的社会治安是最好的(后来我们发现埃塞俄比亚才是最好的),政府管理也是最有成效的。这一切要归功于时任总统保罗、卡加梅。据说这是位铁腕总统,高压强权是他的治国风格,可喜的是卡加梅非常痛恨贪污腐败,一旦发现有官员犯戒,绝对不手软。上图为基加利邮政局,我们在这里盖了邮戳。
不过,一个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发展过多依赖于某个个人,而不是制度是十分危险的。
晚餐是在所住宾馆吃的,这里有印度菜和中国菜,卢旺达自产的啤酒非常好喝,我们叫了一瓶650毫升的Muetzig ,麦香味十足,价格是1500卢旺达法郎。
卢旺达物价很贵,500ml的可口可乐600-700卢旺达法郎,1L的矿泉水500卢旺达法郎(美元兑卢旺达法郎的比价约为1:600)。
人口密度超大,工业不发达,物价不贵才见鬼。
站在酒店大阳台上俯瞰,基加利的夜色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