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学生看淡金钱回报,“海龟”变“海带”也无怨无悔
一
七月,露西刘回到家乡北京,她刚刚在纽约大学毕业,拿到纪录片制作的硕士学位,希望在北京发展事业。
不过,在接受国内最出名的纪录片工作室面试之后,28岁的刘小姐犹豫起来。
“这儿一部纪录片的报酬是15万元,而我一年最多可以做完一部。我在学业上花了那么多钱,这样的收入实在无法接受。”刘在美国花了大约一百万元人民币的学费、租金和生活费用。
二
刘小姐不是个例,与上世纪90年代“海归”的黄金时代不同,如今,拥有外国留学经验、国外大学学位不再保证能得到高薪工作。
如今,“海归”与国内大学的高材生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激烈,尽管赴外国接受教育需要巨额投资,但“海归”的起薪现在仅略高于国内的大学毕业生。
但是对许多人来说,海外留学的好处不能单靠财务来衡量。
刘小姐认为自己算是幸运的,她没有接受那份低收入工作,而是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接纪录片剪辑、后期处理的活计,
她接到了两项长期工作,保证她在未来一年半内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
“我运气不错,能够这么快在北京站稳脚跟,我的一些海归朋友现在还在为工作发愁。”刘说。
三
据教育部称,去年有54.4万人出国留学,完成外国教育后有43.2万人返回中国,完成海外留学后,近80%的学生选择回到中国。
这些毕业生被戏称为“海龟”——即海归的意思。
然而,随着形势变化,一个略有贬义的新词汇出现了——“海带”,即海待的意思,指那些回国后找不到工作、处于待业中的海归们。
智联招聘网站本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超过三分之一的海归学生在毕业三个月内找到第一份工作,半年内达到近89%,但68%的人称收入低于自己预期。
30.3%的海归学生认为三至五年内,他们可以赚回学业成本,24.1%的学生认为需要一至三年时间,22.5%的学生认为五到十年,17.5%的学生认为超过十年,只有5.6%的人认为只需要不到一年的时间。
报告发现,44.8%海归学生的起薪低于每月6000元。35.7%为每月6000元至10000元,13.7%为1万到2万元,只有5.8%超过2万元。
这些数字高于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国内硕士毕业生为4777元,本科毕业生为3678元。
但国内大学学费要低得多,通常一年学费在3000元到10000元之间。海外大学的学费则数以万计(美元)。
刘的纽约大学校友张先生(Eric Zhang)学的是音乐,同样花了一百多万元,毕业后发现找不到专业对口、薪酬尚可的工作。
经过20次失败的工作面试,张最终放弃了。
他不再找与音乐产业有关的工作,去了一家国有出版公司上班。
四
“海归学生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与他们的专业对口的工作。”负责该报告的研究员李庆说。
不过,他认为不应该只是从财务投资的角度计算海外教育的回报,“你不能光用钱来衡量得失,因为海外留学有其他的好处,比如拓宽视野、增进个人发展可能。”
“海外留学不能保证一切,但海归学生会有很大的潜力,时机成熟时,他们将迎来事业的突破。”
26岁的杨柳金亚就是例子,她现在在北京某大学的英语培训中心培训教师、开设课程。
两年前从爱丁堡大学毕业,获得数字媒体和文化学位,杨小姐很快意识到,她的学位在就业市场上并没有优势,她最后接受了一份教英语的工作,每月3000元。
“你从英国顶尖的爱丁堡大学毕业,没有用,没有人在乎,因为爱丁堡大学在国内没什么名气,除非你毕业于哈佛、耶鲁、牛津、剑桥,这几个才是在国内如雷贯耳的大学。”杨说。
后来,杨彻底调整她的期望,因为她发现一些博士毕业的海归在中学教书。杨于是对她的第一份工作感到满意,因为教育毕竟是她感兴趣的领域,并相信她的留学经历最终将得到回报。
“我把海外留学当作一项长期投资,它不能立即产生回报,但我的价值理念和视野因此不同了,我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多,能力更强,这些使我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很快,杨有机会转到一个新职位,她的税后收入涨到了2万元。
五
27岁的张倩,毕业于悉尼大学,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每月6000元,“我不觉得海归学生会太在乎他们学习花了多少钱,现在工作赚了多少钱。”
张说:“就算永远赚不回来学费,海外留学的经验和国外名校的学位,仍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露西刘也表示,只计算学业的经济回报是不公平的,“除了自我完善和扩大视野,更重要的是,我已经成为一个有专门技能的女人,以后可以靠我的技术踏实地生活,不用依赖任何人,我要感谢海外留学经历。”
对于杨柳金亚,留学更加深刻地改变了人生,“我在留学时遇到了男朋友。我们来自同一间大学不同的专业。我们打算这个月结婚。”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