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一个来自国内的14岁小留学生刷新了“三观”......
最近被一位来自国内的14岁小姑娘刷新“三观”。
姑娘从国内顶级重点中学毕业,升高中时不顾家人反对要来加国“留学”,家人无奈找的中介为其办理了留学事宜。
小女孩“毅然”拉着箱子跟着同学登上飞机来到多伦多,入住了同学介绍的home stay,在出行无车无卡、手机无网、购物无银行卡的情况下,之前联系好的监护人在和她接触两周后突然反悔,给孩子爸爸打电话,要求毁约,要放弃监护人身份。
作为朋友的朋友,孩子爸爸辗转找到我,因为两天后孩子有个教育局的入学考试,请求帮忙接送。
同为父母,这麽小的孩子背井离乡,无依无靠,牵挂之情感同身受,自然义不容辞的答应了。
之后开始了和国内顶级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中学生,费劲而艰难的沟通之路。
从开始微信联系,小姑娘永远一副不在线的状态,无论你是询问信息、地址,或是开导安慰,永远都是石沉大海,各种考试信息提前传达给她,无任何回音,情急之下,问,“你在吗?”答:“在”。之后继续消失。
考虑到微信交流不畅,决定亲自去看看孩子的处境。出发前,告诉她,我一个小时到你那里,微信联系。一个小时后,面对成排房屋,无论怎麽呼叫都无应答。不得已,挨家挨户敲门,半小时后终于找到,问怎么不回复?答:我要睡觉。
带其办理银行卡,我正在代其排队,和人焦灼沟通当中,突然小姑娘说,听说加拿大的咖啡好喝,周围有吗?我现在就要喝……
带去就餐,拿起菜单点完后,说,我还要汽水;吃完饭要喝咖啡,考虑到已经是晚上了,为其点了中杯,突然冲过来说,“给我换大杯!”
全程交流,无论你和她交谈任何问题,都如同没听见,问,“在听吗?”答,“嗯”……
送回住处,下车端着咖啡就走,既没有再见,也没有谢谢,全程无称呼。
为了完成家人的嘱托,我腆着脸跟进去,跟homestay的主人寒暄,说话间,小姑娘穿过我身边径直上楼关门,再没露面…….
之后所有的交流又回归到永无回复的微信呼叫,无论有多麽紧急的情况,回答都是一个字“嗯”。
坦白说,我非常愿意以略显“恶意”的想法去揣测,小姑娘的成长曾经有过特殊的经历,所以才形成了如此不寻常的与人相处之道——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国的教育环境抱有一丝丝希望和信任。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中加教育对比”的文章,大概意思是,中国教育体制中特别在意的,恰恰是加拿大教育体系中比较放松的,而中国教育中特别淡化的,恰是加国教育非常重视的。
比如,礼貌和规则意识。这个是加国学校以及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孩子在公众场合是不是保持安静有序?与人相处是不是礼貌有度?上学期间是不是学会了基本生活技能——无论你家里多麽富甲一方,你是不是有过各种社会工作实践经验?你是不是与人能够轻松顺畅的交流?
中国的孩子从小的教育中,更在意的是你考了多少分?为什麽乘法口诀会背成“三七二十八”?为什麽这次考试又是99分,那一分丢的多可惜?!
中国家长和老师口中的“好孩子”,一定有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那就是——学习成绩好。此外的一切都是这一核心内容的“锦上添花”,考卷不及格,再优秀的孩子,都如同折翼的天使,断臂的维纳斯,略显缺憾。
只要考试成绩出众,其他的一切都是小事,孩子没礼貌是“高冷”,情商低是“傲气”,脾气怪是“个性”,叛逆是“有主见”。
所以,我很难想象,来自于全国排名都在前十名的所谓“名校”的中学生,走出社会,几乎张嘴和人说话不懂得需要称呼;在自己遇到困难被帮助后,不会说一声谢谢;与人交谈时不知道回应………
好朋友的女儿Sara,从小在加国长大,我认识她的时候,小姑娘刚刚13岁,穿着吊带运动背心,蹬着自行车,皮肤被北美的紫外线晒得黝黑,远远的向人问好示意。
爱运动的Sara在学校参加乐队,和同学自己拍MV电影,运动会上总有她从不放弃坚持到最后的身影,从普通学校考到了天才班,小姑娘像一只“健硕的小鹿”,永远保持着她积极、乐观、热情、幽默风趣的“大牌”气质。
有次朋友俩口子在我家聚会,Sara一人在邻居家玩耍,很晚的时候,朋友突然接到Sara打来的电话说,“妈妈,我已经回家睡觉了,你们在阿姨家好好放心玩吧,不用着急赶回来。”
可以说,这才是北美的教育体制留给我的缩影。
不得不承认,和欧美相比,中国人和欧美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做着不同的事情:如欧美孩子在玩儿,中国孩子在拼命学习;欧美青年在学习,中国青年在拼命地游戏;欧美中年人顾惜身体,中国中年人在拼命赚钱;欧美老人颐养天年,中国老人拼命健身。
我承认,孩子的教育成长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当一个社会对一个“健全”人的“考核标准”变得唯一而简单粗暴时,势必会影响到学校和家长的教育理念。
最近网上很流行一个帖子《你不舍得教育孩子,社会会帮你教会他》。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不落下一个孩子”,而不应该是“淘汰和过滤孩子”。
回首我们的求学经历就会发现,读书时曾经埋头死磕的那些奥数题,在你今后的人生经历中,可能再不会用到一丝一毫。但是,曾经读过的“闲书”,交过的朋友,听过的讲座,甚至因为撒谎挨过的那一顿“揍”,都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印记,甚至,伴随着我们的一言一行,造就了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处事情商和社会决断力。
我相信,这才是决定一个人心胸格局和人生舞台最关键因素。
至少,让别人舒服,才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宽,才不会时时遭遇“人在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