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日本电视台如此报道大选 背后原因竟然是穷
最近一段时间,安倍有点不太高兴。
在前两天的日本东京都议会选举中,安倍所在的自民党遭遇前所未有的挫败,东京都知事(相当于市长)小池百合子领导的“都民第一会”大获全胜,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外事儿了解到,小池百合子原来是自民党的政治明星,当过安倍政府的防卫相(相当于国防部长)。去年参选东京都知事时因不被党内支持,她愤而退出自民党选择单干。
日本媒体已经开始猜测,她成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的可能性了。
关于安倍和小池百合子的恩怨咱们先暂且不表,先来说说日本媒体这次大选报道中的一股清流,哦不,是泥石流。
图片来自@小野妹子学吐槽微博,类似的介绍还有不少,感兴趣的可以去找原微博看看。
这些对候选人的迷之介绍,来自一向不走寻常路的东京电视台。
其实这已经不是东京电视台第一次被观众们吐槽别具一格了,也不是第一次用这种博人眼球的方式介绍选举候选人。
在此之前,这家骨骼清奇的电视台就被网友们多次吐槽永远在状况外。
别家媒体播突发新闻的时候,这家电视台依然我行我素地播着美食节目或动漫,以至于许多人误以为这是一家没有新闻节目只有娱乐节目的电视台。
比如朝鲜核试验,其他台都在直播安倍的记者会,东京电视台仍在播动画片。
去年挺火的日本丧尸电影《请叫我英雄》都拿东京电视台开刷了一把。
事实上,东京电视台是有新闻节目的,早晚各一档(早间是5:45~7:05,晚间是23:00~23:58)。
相对其他电视台早间新闻多在八九点、晚间新闻一般晚上九点开播,东京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更早或更晚,完美避开了黄金播放时段,将较好的播放时段让位给收视率更高的娱乐节目。
此外,一般每逢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各大电视台都会暂停正在播出的节目,立即开始突发新闻的特别报道时,东京电视台最多只会打上一排字幕,原先的节目照播不误,这被称为“东京电视台的传说”。
举个简单的例子。
奥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策划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致12人死亡,数千人受伤)被判死刑,这可是个大新闻啊。其他电视台都在直播,东京电视台照常播动画,只是插入了两排字幕!字幕!幕!……
东京电视台为啥要坚持自己的“传说”?
这就得说到日本电视产业的现状了。在日本,除了国营的NHK,还有5大民营电视台。成立于1964年的东京电视台是5家中规模最小的,仅有5个地方台,而其他几家地方台数量都在20个以上。
因此在发生重大突发新闻时,势单力薄的东京电视台没有任何优势。
不过,更深层的原因还是:穷!
日本媒体曾报道,比起资金充裕的其他四大电视台,东京电视台的预算非常少。在其他四大台花大价钱让黄金时段收视率达到10%的目标时,东京电视台会选择用较少的预算实现7%的收视率。
东京电视台的“穷”是有历史由来的。
外事儿注意到,东京电视台成立50周年时,日本杂志《月刊BOSS》曾写过一篇报道,称它的前25年的历史是一部苦难史。当时,这家以工业立国、振兴科技为重大发展目标成立的电视台,严格控制其播放内容,要求科学教育节目占60%,一般教育节目占15%,娱乐要素几乎全无。
其结果可想而知,收视率一路下跌,电视台深陷财政赤字。
1965年,东京电视台曾进行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公司职员由500人削减到200人,报道人手大大减少又反过来影响了节目质量。
最终,在人力和财力都不足的情况下,东京电视台注定要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也就是“钻空子”和“用素人”。
当棒球热席卷日本,各大电视台争相播放棒球比赛时,它默默地低价获取了足球比赛播放权。当各大电视台用偶像明星提升娱乐节目收视率时,它选择了活用素人,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这种“另辟蹊径”的精神运用到新闻报道上的一个结果就是,正常的严肃新闻也会充满娱乐性。
这次对东京都议会选举候选人的介绍,对东京电视台来说只能算“正常发挥”。
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叫池上彰,曾任NHK社会部记者和《朝日新闻》新闻解读专栏主笔,擅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读新闻,常在节目中与政治家针锋相对,被称作东京电视台的“池上无双”。
自2010年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开始,东京电视台的选举特别报道就由他主持,节目名称固定为“池上彰的XX选举直播”。
池上彰“走位风骚”的主持风格,深受日本吃瓜群众的喜欢。
2013年的参议院选举、2014年的众议院选举以及2016年的参议院选举报道,东京电视台的收视率在民营电视台中连续排名第一,完成不可思议的三连霸。
不过,或许因为审美疲劳,池上彰的这次节目收视率并不好。
据《日刊sports》报道,7月2日播放的“池上彰的都议会选举直播”第一部分平均收视率为7.6%,远落后于其他电视台的同类节目。
值得一提的是,因池上彰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说新闻事件,他出演的电视节目收视率良好,他写的书也十分畅销,出版界曾称之为“池上彰现象”。
但也有日本学者指出,能从读者的立场出发进行通俗易懂地解说是很了不起的事,但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以一言以概之,指出认清真相很难也是记者的工作。
从“池上彰现象”、东京电视台的娱乐式报道似乎可以窥见这是一个受众决定内容的时代,但内容生产者是否应该保持一定的判断力和底线,而不是一味迎合?
外事儿觉得,毕竟大众不会因为候选人“被查出骨质疏松”,就拒绝投票而不让他“成为有骨气的政治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