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爱越烂,越烂越赚,中国电影你就是“国足第二”(组图)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去年,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有一个数据极具讽刺意味。2016年,中国内地的电影屏幕数量达到40917块,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然而,去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455亿元,远低于预期的600亿,同比增长仅3.22%,而之前的四年时间,中国电影票房的年平均增速为30%。
用全球最多的银幕数量,仅换来个位数的票房增长,充满泡沫的中国电影市场到底怎么了?
当一个行业处在泡沫时期,也意味着它处在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然而,中国电影行业却成了一个例外,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其中,却难以看到口碑与票房俱佳的国产电影。
本期节目,吴老师将从中国电影的四个怪现象出发,为我们解惑:为什么拥有巨大泡沫的中国电影行业,却走向了如此小的电影时代?
怪象一
中国特色——票补
近年来的中国市场,无论是国产电影还是国外影片,都在努力制造票房神话。在这其中,除了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因素以外,人为拉高票房的现象也层出不穷。
习惯了网上购票的年轻人都知道,在影片刚上映的时候,电影票价总是最便宜的,只要花6.6元、9.9元,我们就可以看场电影。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票补。
一般的电影,发行方给院线的影片最低指导价为35-40元,所谓的特价票,其中的差价是由发行方或售票平台补贴完成的。但在票房上,它仍被当做指导价来进行计算。
此前30%的增长速率充满了泡沫,在票补最凶猛的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突破440亿。2016年,平台争夺战已经渐渐平息,售票平台纷纷收缩票补力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去年中国电影的票房增长速度仅为个位数。
怪象二
“算”出来的电影票房
在电影市场上,流传着这样一种不成文的计算票房的方法。在电影开拍之前,先讨论这部影片的IP、各路明星以及导演分别值多少票房,把这些保证票房的因素加起来,“算”出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
而这些大明星、大导演、大IP往往占据了电影制作最主要的成本,他们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最大的一个获益者,也是泡沫所在。
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对大IP、大明星的力量深信不疑,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好故事才是直指人心的文化内核,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才是一部好电影。
截止目前,2017年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之中,国产电影仅占四部,都是贺岁片,并且四部电影的豆瓣评分均未超过7分。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则是,印度神作《摔跤吧!爸爸》不仅口碑好,票房也后来居上,成功突破10亿。
怪象三
影视公司竟成资本道具?
在全球资本市场,电影公司并不是很好的标的物,因为它受市场波动非常大,没有人能够保证,一个导演、演员持续拥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而在中国,却有着另一番景象。去年4月,净资产只有8.7亿的唐德影视宣布用4亿人民币收购爱美神电影公司,而这家公司不过是一家刚刚成立的空壳公司。唐德影视收购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爱美神的大股东叫范冰冰。
虽然几个月后,在资本市场和股民的压力下,这宗交易最后没有完成。但影视公司无疑成了过去两年里,中国资本市场被泡沫炒作最大的题材之一。注重炒作资本,忽视电影本身的重要性,影视公司如何能生产出口碑好,令观众心甘情愿掏钱贡献票房的电影?
怪象四
排片量不看电影好坏,只看是谁投资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派拉蒙为代表的电影公司垄断美国电影市场,只要他们生产的电影,就在所有影院当中有优先的播出权。中小电影公司、独立导演制作的影片,没有办法进入公众的视野。
1949年,美国通过《派拉蒙法案》,强制区分开电影公司和院线公司,要么拍电影,要么放电影,二者不可兼备。《派拉蒙法案》的通过,是美国电影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
去年,冯小刚曾公开写了封信,叫《潘金莲致王健林先生的一封信》,意思是抱怨他的新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在万达院线的排片率非常低。此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在冯小刚抱怨王健林的背后,反映了中国电影市场长久以来的弊病——制片方、发行方、院线公司三体合一。三体合一的现象就会导致市场垄断,自己投资的电影就增加排片量,其他电影压缩票房影响。
如今看来,中国也需要一部《派拉蒙法案》,否则大公司既控制资本、又控制明星、院线,具有独立精神的中小电影公司的发展被限制,想要拍出好的电影绝无可能。
中国的观众
真的是“人傻钱多”吗?
被拉高的票房
到底有什么意义?
口碑、票房双丰收
《摔跤吧!爸爸》成功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