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18日 18.7°C-23.5°C
澳元 : 人民币=4.66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电信运营商数据借道流入金融征信 如何保障个人隐私?

2017-09-14 来源: 财新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财新网】(见习记者 任蕙兰)中国联通(600050.SH)在2017年中报提到:“大数据业务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在个人征信、位置服务市场保持领导者地位。”三大运营商相继发展大数据征信业务时日匪浅,虽然运营商本身在合规要求下对外开展数据合作小心谨慎,但运营商数据早已借道第三方数据公司流入金融机构。

海量数据进入征信

互联网金融呈几何级增长这几年,海量数据涌入零售银行以及消费金融征信系统。

BCG资深董事经理谭彦向财新记者介绍,过去零售银行识别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也用内外部数据进行信用评分,比如逻辑回归评分卡方式,现在有更好的算法,更多维的海量数据,能发现一些过去十几个维度数据发现不了的信用变量相关性。

一位股份制银行信用卡部门人士表示,银行征信使用标准评分模型既是新资本协议下的监管要求,也是银行零售信贷业务风控基础,但互联网金融兴起,传统征信渠道有些数据没有,比如针对无信贷记录人士征信,就需要借助大数据征信公司做些补充。

市场上规模较大的两家第三方征信数据公司分别是百融和同盾科技。百融号称为160多家银行合作提供大数据风控,但上述银行业人士透露,大数据公司在银行征信系统中占到的比重不大,百融的银行客户中不少是试用客户,真正签协议付费的不多,而企业则建议银行延长试用期,扩大客户数字。

随着纳入征信体系的数据不断膨胀,用户数据授权、来源合法性、用户信息保密等问题浮现在人们面前,很多大数据公司都以非法手段爬取数据、非法留存数据等手段拓展业务。“中国在数据保护方面相关条例是滞后于业务发展的,所以现在市场上的不少数据公司、征信公司,放在数据立法比较严格的国家来看,都是处在灰色地带的。”谭彦说。

在形形色色的大数据公司中,向银行兜售运营商数据的为数不少,而手机数据泄露也是人们最关心的领域之一。

运营商试水脱敏数据合作

9月4日,韩国三大运营商SKT、KT、LGU+纷纷宣布与金融机构合作,分别牵手韩亚金融、友利银行和KB金融,主要模式是通过大数据提供信用评价模式等开发。

国内金融机构也早已看到运营商数据的价值。从通讯记录中能得到的信息远比人们想象得多:通过一个人的通话频率、通讯录数量等数据,可以得出他的联络网络大小和稳定性,推测其社交关系。在通话时定位的实时地理位置,则是金融机构催收部门最需要的信息。另外,运营商帮很多金融机构代发通知短信,由此很容易识别出用户平时和哪些银行联系,是否已经办有信用卡,月均收入和消费水平,这些信息对银行销售部门很有价值。

一些运营商正在和银行试水电话营销类的推广尝试。银行希望通过运营商大数据找到信用卡目标客户,展开精准营销,比扫街式电话营销响应率更高。

谭彦介绍了联通和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电销合作模式,“运营商和银行合作前提是不损害客户保密性,方式是共享客户标签,而不是共享客户信息。”

具体来说,银行从现有的客户数据里提炼出目标客户画像,将客户肖像标签描述给运营商,比如性别、年龄、办卡记录等,运营商将银行的标签和数据库里同样标签的客户匹配,划出客户集合,将相关数据脱敏后,由银行对这些客户进行外呼。

联通帮助银行接通客户,但并不提供客户具体信息数据给银行。银行电销团队在外呼过程中看不到客户电话号码和个人信息,只知道对方是符合标签的潜在客户。“从这个例子来看,保密和为客户创造价值之间不是天然矛盾。”谭彦说。

运营商在对外进行数据合作时相对谨慎,多位银行零售部门人士透露,目前未与运营商开展成体系的合作。原因很可能在于工信部对运营商划定的红线,根据工信部2013年颁布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未经用户同意,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不得收集其提供服务所必需以外的用户个人信息,并不得将信息用于对外服务。

敏感数据借道流入征信

“如果银行只有运营商脱敏数据,电销看不到客户名字,开场白应该是:先生/女士您好。但你接到的信用卡推销电话中有几个是这样?大部分都是直呼其名,XXX先生/女士。”一位银行业人士反问。

《财新周刊》在2017年8月7日发表过一组封面报道《整肃数据产业链》,其中披露过集奥聚合给客户的运营商数据报价单,包括来自三家运营商的“移动三要素”验证(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手机话费缴存状态、手机在网状态、地理位置、在网时长、月欠费总额查询、常用联系人验证等敏感信息核验。

但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数据都是直接在运营商那里核验的,如果没有运营商的支持,第三方数据公司不可能提供这些数据。

“地址验证必须得到客户授权,要运营商发短信给客户,客户回复短信,才能开通。第三方数据公司很难不通过运营商直接从客户那里得到授权。再比如手机在网状态,只有运营商才可能提供当前的数据。在网时长这些时效性很强的数据也需要运营商实时提供。”

换句话说,这些服务的真正提供者是运营商,第三方数据公司只是起到通道作用,最终给到银行、消费金融等信贷机构。

虽然数据泄露非常普遍,不过谭彦也表示,中国用户和全球用户相比,在信息使用方面心态更开放。“我们做过客户调研,问消费者,如果你分享一些信息能够让金融机构为你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否在有规则可依的情况下愿意分享?中国用户同意的比例远远高于成熟市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